中評社北京11月22日電/德國媒體曾電話采訪了這個團體中的一名成員,這個自稱為尤尼斯的比利時人,稱自己已經在叙利亞霍姆斯待了兩個月,但是他堅稱自己沒有殺過人。他表示,自己之所以加入這個組織,是因為受到了歧視。他還表示,“如果你數年間都在欺負一個人,他自然會反擊。”
夢見兒子 走在巴黎的大街上
信息時報報道,尚塔爾·勒龐說,兒子阿蔔杜勒有時也會從叙利亞打電話回來,他還告訴媽媽,他的朋友被殺了,但是他從不抱怨。在經過多次勸說之後,尚塔爾·勒龐現在也不再要求兒子盡早回到比利時。
阿蔔杜勒還在一次和媽媽的通話中提到了美軍的空襲行動,“因為電話是被監聽的,這太危險了,媽媽。”然後他掛了電話,這也是他們的最後一次通話。
阿蔔杜勒的母親尚塔爾·勒龐說,現在她經常在布魯塞爾和其他15個有著同樣遭遇的母親見面,他們的孩子也在叙利亞。她有一次告訴其他母親她曾經做夢,“我看到阿蔔杜勒走在巴黎的大街上,他沒有攜帶武器,他是和平的。”
尚塔爾·勒龐還說,阿蔔杜勒還回家吃了飯,她也做了兒子曾經最喜歡吃的飯菜——烤寬面條,這種上澆肉末番茄汁的主食,自從阿蔔杜勒皈依伊斯蘭教之後,就一直沒有吃過。
比利時“激進化”探因
地區貧困 重工業衰敗致貧
實際上,地處歐洲兩個最大經濟體法國和德國之間的比利時,數十年來,每年吸引數十萬旅客到當地旅游,但現在面對冷酷的新現實就是,它也是極端分子的游樂場。
這與當地經濟不景氣有關。據報道稱,莫倫貝克是布魯塞爾最為“貧困”的郊區,官方數據顯示,該地失業率高達百分之三十,而比利時全國平均失業率僅為8.4%——在上世紀80年代比利時重工業衰敗之前,因靠近運河,莫倫貝克成為底層工人的聚居區,許多阿拉伯國家的移民也住在這裡,但隨著重工業的衰落,這裡開始沒落。近年來,運河兩旁都是空置已久的廠房,毫無生氣。
因貧困而走向極端的不只是莫倫貝克,比利時東部小鎮韋爾維耶也是一個典型,韋爾維耶是比利時經濟最為落後的地區之一。比利時列日大學的研究團隊在該鎮進行了調查,想弄明白究竟是什麼吸引人們去參加極端組織。最後得出的結論是,在當地五萬多居民中,大約15%具有移民背景。在 2015年初,比利時警方接到預謀實施恐怖襲擊的綫索,因而對該地進行了先發制人的搜查,兩名極端主義者用自動步槍向警察開火,隨後被擊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