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從台灣光復七十週年反思兩岸發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12-27 00:35:18


 
  修身:用示好美國、窮國,“富鄰”的錢來做好大陸醫療、教育、住房、就業、普及農村社會醫療保險、全面消除貧困人口等民生事項,縮小與台灣的民生水準差距、以減少台灣在這方面的優越感;縮小貧富與地區差距,鼓勵創新,建立廉潔高效的政府、逐步推行民主政治。讓台灣民眾對大陸心存好感和親近感。

  治家:把扶持其他發展中國家的錢用來擴大兩岸和全球華人經貿、文化交流,為兩岸修橋、修隧道等;扶持兩岸學生、年輕人赴對岸就學就業;同時要平衡好歷史與現實的關係,抗戰勝利70週年是兩岸深度交集的好機會,本應既在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大閱兵上秀肌肉,也應對當年領導全民抗日的國民黨給予充分的評價與尊重,以免傷了台灣國民黨及知識分子的心;在壓縮台灣當局的獨立外交空間的同時,讓其意識到同享外交空間才能共贏、才能杜絕屑小之輩謀兩岸內鬥之利;並大力發展太空技術和建立更加強大的海空軍,讓台獨分子絕了此意。

  充分發揮港澳在經濟建設、政治體制改革和傳統文化傳承及兩岸合一等方面的獨特作用。鼓勵在港澳地區乃至全球華人中培養出促進兩岸合一的“第三勢力”,讓其成為這方面的膠粘劑。

  平天下:兄弟齊心、其利斷金。台灣也要強化中華意識,跳出島嶼局限,把兩岸的未來融為一體。兩岸合一必可引導世界回歸人類共興共榮之正道。

  兩岸合一 正值此時

  冷戰結束後,國際間經濟交往的地理和政治障礙得以消除,世界第一次出現真正意義上的全球體系,借助於迅速發展的現代科技、尤其是互聯網技術,形成全球經濟體之間、經濟體與全球經濟體系之間的相互高度依存的態勢。

  冷戰結束後,國際關係、國際秩序、國際格局出現了新一輪的大變革、大調整。上世紀八十年代,台灣經濟發展迅猛,成為“亞洲四小龍”之首,跨世紀時又完成了執政黨的民主選舉輪換。中國大陸經濟的發展近三十年更是日新月異,2010年,中國GDP首次躍居全球第二,成為了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和最大貨物貿易國。兩岸經濟、政治和文化發展的內在需求和全球經濟體高度依存的趨勢顯示,此輪全球體系大變革正是兩岸合一之最佳時機。

  目前,中美關係是中國最重要的對外關係。“就中國而言,太平洋彼岸的美國應該是一個天然盟友,因為美國對亞洲大陸不抱圖謀,而且美國在歷史上曾反對日本和俄國對孱弱的中國的蠶食……然而,現在的美國與日本建立了緊密的聯盟關係。美國同台灣以及東南亞一些國家關係也很緊密。美國對目前中國政權的內部性質在理論上持保留態度,因此,中國不僅在尋求全球的舉足輕重地位方面,甚至在只尋求地區的主導地位方面,都視美國為主要障礙。”③

  美國利用自己冷戰勝利後的巨大優勢建立起一超獨霸的單極世界,通過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及北約東擴在世界範圍推廣民主制度,逐步擴大自己的影響和勢力範圍、並企圖繼續領導世界進入下個世紀。④

  “9·11”事件是個轉折,美國不僅在戰場上損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其國際威懾力也大受傷害。其出於避免經濟衰退和轉嫁戰爭開支等考慮所奉行寬鬆貨幣政策,致使經濟過度擴張,並最終釀成2008年以來的次貸危機和全球經濟危機,並引發了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經濟危機轉化為政治和社會危機。2011年9月,一場沒有組織、沒有綱領、沒有目的的“佔領華爾街”運動開始在全球範圍內擴展,人們對現有經濟制度導致貧富差距太大表示不滿,截至2012年5月,包括英國首相布郎、義大利總理貝盧斯科尼、法國總統薩科齊在內的十一位歐洲領導人因為歐債問題下台,過去十年,西方發達國家經歷了由盛轉衰的過程。

  也正是這十年,中國的潛力得到充分發揮,國力大增,為兩岸合一增加了堅實的基礎,卻也引發了美國的警覺。為遏制中國在亞洲乃至全球的影響力,美國推出“重返亞洲”、“亞洲再平衡”等新戰略,加強其同若干東亞國家的軍事聯盟,利用中國與日本、印度、越南、菲律賓等國在領土領海上有糾紛,在中國大陸周邊處處下絆。

  大陸雖然提出“和諧世界”、“一帶一路”的新理念和新的發展戰略,希望與美國建立起“新型的大國關係”。然而,因為美國有鉗制大陸的“緊箍咒”,卻另新起爐灶TPP,根本不讓中國參與制定全球貿易規則,日本也緊捏台海問題這個軟肋、咄咄逼人,處處與中國大陸爭高低。而台灣,這二十餘年,因兩岸問題困擾,經濟發展速度嚴重滯後,由原來的“小龍”變成“小蟲”。由此可見,正因兩岸分裂、國力及海上軍力不能整合,對周邊海疆形成不了有效管控和威懾,故被大國牽制,被周邊小國欺負(佔據海島海域等)。台海問題卡在了兩岸執政當局發展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的節骨眼上,歷史問題與現實癥結盤纏交錯,絆住了兩岸發展的步伐,成了中國要變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強國不得不優先解決的問題。

  一個地區的國際秩序是建立在該地區各方面力量對比平衡基礎上的。中國希望“和平統一”進程在維持中美關係穩定的前提下逐步實現,通過積極的對台政策擴大對台灣政治及社會的影響力,增加公眾對一個中國的認同,在增強大陸主導台灣問題解決能力的同時,降低美國以台灣要脅大陸的能力。如何實現這一願望呢?

  首先是正確判研形勢,改“統一”為“合一”並促其成為兩岸主流意識。大陸的願望是所謂“緩統”,與台灣主流民意看似相近,但國民黨的“緩統”是圖以對自己最有利的方式與大陸談判。民進黨則謀“緩獨”:先爭執政權,再占三分之二立法院席位,然後推動全民公投修憲,達到憲法獨立的目的。所以,促“合一”乃當務之急。其次,不管以後台灣選情如何詭秘多變,只要中國大陸堅持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堅持統籌好國內國際兩個大局,修身、齊家做好大功課。在增強自己威懾能力的同時,在全球形成一個反台獨大包圍圈,鼓勵全球華人發力,避開美國,自己解決台灣問題。否則,一個自身國土都不能統一的國家,有何面目揚威於天下?

  如果說鴉片戰爭後始於洋務運動、終於甲午海戰的中國第一次民族復興是被日本人打斷的話,第二次民族復興的機遇卻是在70年前被自己人打自己人的內戰所斷送。兩岸發展至此,是到了誰也不能離開誰、只有抱團才能突破困局、更上一層樓的時刻。趁台灣光復紀念日,兩岸執政當局只有從70年前內戰中吸取深刻教訓,勇於突破自身局限,存民族大義而舍黨派小利,才可集全球華人之力破解美國人加在兩岸頭上的“緊箍咒”,抓住這近兩百年來第三次民族復興的機遇,蹦出一個大中華新天地。

  註釋

  ①雙十協議,全稱《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是一個旨在結束國共分裂局面,建立民主政權而發表的會談紀要,簽定於1945年10月10日。內容主要:承認和平建國的基本方針,同意以對話方式解決一切爭端;長期合作,以和平、民主和團結為基礎,堅決避免內戰,建設獨立、自由和富強的新中國,徹底實行三民主義;迅速結束訓政,實施憲政;迅速召開政治協商會議,對國民大會及其它問題進行商討後再作決定,制定新憲法;中國共產黨承認重慶國民政府對中國的合法領導地位。——見台灣國民黨中央黨部文史館

  ②《日本人眼中的朝鮮戰爭》(日)兒島襄 著 周曉音、宮彬彬、張敬譯 重慶出版集團出版2015年1月第一版p3

  ③《大棋局:美國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緣戰略》(美)茲比格紐.布熱津斯基 著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譯 2014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P125

  ④《中國外交十週年2002-2012》趙進軍主編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2013年出版P2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15年12月號,總第216期)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