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李克強為何三年三去上海自貿區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11-28 09:30:41


 
  一個支點的力量

  所謂“探路”,用李克強總理11月25日第三次赴上海再考察自貿區的話說,就是“在上海創造經驗,讓全國都能受惠”。

  去年二赴上海考察自貿區時,總理曾說,自貿區範圍有限,改革潛力無限,要使先進理念和成熟經驗在面上可複制、可推廣,帶動全國湧現更多改革開放高地。

  觀察人士已經注意到,李克強每次在上海的表態,都帶有強烈的信號意味,預示著後續“大招”即將出台。去年的考察結束後,年底,自貿區在廣東、天津、福建加以複制,以及上海自貿區擴大範圍、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便提上了議事日程並出台決定。

  今年4月,廣東、天津、福建三個自貿區正式掛牌,上海自貿區也從28平方公里擴大到120平方公里。總理的考察足跡,已遍及全國四個自貿區。

  11月25日,李克強要求,要把自貿區可複制、可推廣的經驗盡快向其他地方特別是中西部地區推廣。比照前年和去年兩次“考察+大招”的路徑,分析和遐想便都可展開——總理的自貿區戰略,與他一直強調的中國經濟最大回旋餘地是在中西部,將怎樣結合,產生怎樣的化學反應?

  李克強兩年兩提自貿區理念和經驗“可複制、可推廣”,實際上凸顯的是自貿區作為“支點”的力量。

  上海自貿區成立之初,外界即有評論:這裡或將成為撬動中國新一輪改革開放的支點。當時有分析指出,沒有深圳的開放,哪有80年代的改革?沒有浦東的開放,哪有90年代的改革?李克強總理力推用開放促改革,是“高屋建瓴的戰略部署”。

  上海自貿區被用來與30多年前的蛇口作比。最初僅有兩平方公里的蛇口,像是一個小小的支點,撬動了中國持續30年的改革開放和高速發展。正如有人歸納的:“開放最後留下的,不是一片樓、一座城,而是一種體制的力量。”如今,支點轉移到了上海自貿區,不變的是改革開放的勇氣、智慧和使命感。

  來源:中國政府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