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2月1日電/11月29日17時,2016年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公務員錄用考試(俗稱“國考”)正式落幕。本次考試共有139.5萬多人通過招錄機關資格審查,近93萬多人實際參加考試,超46萬人棄考。考試當天,全國共有近10萬名監考、巡考和考務工作人員為考生提供服務。
有關“國考”的宏觀數據,這幾年基本上被引向一個固化的邏輯鏈:棄考的多,則國考遇冷;國考遇冷,則說明公職不吃香;公職不吃香,則說明壓力大、薪資待遇低。兜兜轉轉,彎彎繞繞,無非還是指向“訴苦”或“喊冤”。不過,這種邏輯推演靠譜嗎?
先來說說數字。46萬多人棄考,究竟是多還是少?檢索資料可知:2012年度“國考”最終37萬人棄考,2013年度棄考者逾38萬多人,2014年度逾40萬多人,去年則高達50餘萬人。眼下46萬多棄考者這個數字,起碼在棄考趨勢上,是“止跌”的。再來看看報名人數:2009年度“國考”報名人數首次突破100萬,2010年度攀升至144.3萬多人,經歷兩年小幅下降後,2013年度又首次突破150萬人;2014年度達到152萬多人的新峰值後,2015年度下降至140多萬人,2016年度則基本持平。可見,最近六七年間,報考人數有升有降,並不是“一條直線走到黑”。
至於這幾年報名人數和棄考人數上的直觀變化,恐怕不宜想當然地“就數字論數字”,否則是把“國考”諸多變量環節僵化地視為一個定量。只要在報名條件上稍稍收緊一點,當年“國考”的報名人數往往立馬出現“顯著”跳水。十八大以來,“國考”具體職務中的適崗要求對“基層工作經驗”有了常態性偏好,這也在客觀上“卡”住了此前一窩蜂的“報考熱”。如果再考量一下崗位所在地區的變化,以及深改、雙創給年輕人帶來的更多躋身精英行列的機會,那麼,就算公職崗位在薪水待遇上繼續錦上添花,也不見得能一如既往地吸引“150萬”左右的年輕人了。何況,孩子上學還有個“大小年”之分,基於特定年齡段人口規模的變化,“國考”也不可能在報名人數與棄考人數上維持相對定量。
辯證地看,你既然承認“國考”有熱火朝天的時候,必然意味著它也會有門庭冷落的時候。“最好考”也好,“最苦”也罷,其實一場考試並不能改變權力作為的核心常態。更重要的是,在365行裡,任何一種職業的價值期許與社會評價,有著漫長而穩固的形成過程,誰也別指望三五年就大幅扭轉一個行業在大眾心理中的擇業定位。即便在今天,“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傳統價值觀,依然深刻左右著不少國人的行為選擇。就算公務員這個行當“性價比”陡降,公眾對其評價與認可,也不會在三五年之間就快速轉身。
46萬多人棄考,當然也能說明一些問題,但如果脫離複雜而具體的語境,起碼不能說明“國考”就此遇冷。也許我們希望“國考”能適當冷靜下來,但這不是“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就能夢想成真的。面對唱衰“國考熱”的聲音,考生不會當真,政策制定者也別太當真了。
(來源:《中國青年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