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包裝從分類上看,主要有黃板紙、膠帶、塑料袋和塑料泡沫等。如果能夠回收,都是可以作為再生資源利用的。”西安市物資回收利用網絡協會秘書長陳健說,但實際上,除了大一點的黃板紙箱被回收利用外,其餘廢棄包裝材料都被等同於生活垃圾,一棄了之。
僅以西安為例,從業近20年的陳健估算,當地每年因快遞產生的廢紙箱約有1.5萬噸-2萬噸,其中被回收的僅占60%左右,而每年300噸左右的塑料袋及膠帶和50噸的氣泡膜,則直接進了垃圾場被焚燒或填埋。
由此帶來的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問題不容小覷。以塑料膠帶和塑料袋為例,其主要成分為聚氯乙烯,填埋在土壤中需近百年方能降解。在今年4月召開的第二屆中國綠色倉儲與配送大會上,中國倉儲協會副會長王繼祥就曾直言不諱——通常小件商品要層層包裝,用的膠帶、塑料袋、紙盒、紙箱、泡沫填充物等不能循環使用,甚至部分包裝材料還有一定毒性,帶來嚴重浪費和環境污染。
回收再利用:說得那麼美,做得這麼難
在專家看來,沒有絕對意義上的垃圾,只有放錯地點的可再生資源。中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會廢紙分會秘書長唐艶菊說,每1噸廢紙回爐化漿能生產0.8噸的再生好紙,可節約17棵樹,1.2噸的標準煤和600千瓦時的電,快遞廢棄物中蘊藏的可再生資源數量十分可觀。
但現實卻是,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遠非看上去“那麼美”。
業內人士介紹說,目前我國廢品回收行業是純市場化運作,依托廢品回收員-回收站-分揀中心的體系運行。在資源回收的最前端,基本依靠保潔員、回收員等充當“第一角色”,而這僅僅是在城市。在被看做電商下一片“藍海”的農村,回收體系近乎空白。這般體系,已愈發難以適應快速增長後快遞廢棄物巨增的形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