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陳文壽:“一帶一路”為華僑華人創造正能量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12-12 00:27:47


華僑大學華僑華人研究院、國際關係研究院教授陳文壽(中評社 王永雪攝)
  中評社泉州12月12日電(記者 王永雪)華僑大學華僑華人研究院、國際關係研究院教授陳文壽日前在第三屆“中華文化發展方略——兩岸四地文化沙龍”上表示,“一帶一路”倡議之提出及推進,為華僑華人從文化發展、尤其是信仰層面促進中華民族復興之中國夢之實現創造了巨大的正能量和無限的可能性。期待在“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中,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國家實現和平統一,盼望“和平海峽”的出現與“中國夢”的圓滿。

  陳文壽表示,大陸與台灣應是“命運共同體”,兩岸關係發展和國家終極統一是中國現代民族國家建構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海外華僑華人可以繼往開來,通過“信仰中國”推進“和諧海峽”之建構與“中國夢”之實現,為中國建成名副其實的現代民族國家添磚加瓦。而“一帶一路”倡議之提出及推進,為華僑華人從文化發展、尤其是信仰層面促進中華民族復興之中國夢之實現創造了巨大的正能量和無限的可能性。

  一九四九年兩岸分治格局導致大陸與台灣分別對國家建構進行不同的道路探索,誠如“紅色中國”和“自由中國”的標簽所示。雖然政治制度領域由於民主化進程之起步和程度不同,兩岸差異的超克絕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經濟制度領域的不同或許可以依賴市場經濟的衝擊力自然破解(“兩岸經濟區“或所謂“中華經濟圈”之類區域性與民族性的經濟整合)。至於文化心理差異,或許可以在去政治化的同時,依托傳統文化和宗教信仰來消解。換言之,我們需要一個超越政治經濟制度的“文化中國”以至於“信仰中國”。

  陳文壽指出,“信仰中國”也是超越民族國家政治版圖的差序包容式的同心圓結構,恰如“文化中國”之三個“意義世界”,也是由三個緊密相連的“信仰板塊”所組成:第一板塊是大陸與港澳台,即台海兩岸四地;第二板塊是中國傳統宗教信仰與各種東西宗教的海外華人信眾群體;第三板塊是中國傳統宗教信仰的外國信眾群體。“信仰中國”之“信仰版圖”超越中國的“政治版圖”,其第一信仰板塊等於中國的“政治版圖”,而第二、第三板塊顯然是“信仰國境線”之海外延伸,是“海外版圖”。較諸以源自歐美之現代民族國家為國家建構標準的“政治中國”,毋寧說“信仰中國”(與“文化中國”)更符合傳統時代東亞地域的“中國—諸夏—夷狄”之中華世界秩序原理,或許也更有助於為解決中國對外關係和兩岸關係提供新的戰略依托和政策思維。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