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2月9日電/馬上就是“雙12”,價格大戰又進入了全力衝刺階段。但其中有多少是真正讓利消費者,有多少是先漲後降大忽悠?中國消費者協會昨日發布的一份報告可以提供一定參考。
這份報告是對94款“雙11”網購商品的價格跟蹤情況報告,中消協比較了它們在“雙11”當天、11月18日和12月5日等三個時間節點的售價後發現,94款商品中,共有32款仍能以不高於“雙11”價格購買。也就是說,雖然消費者忍受了通宵熬夜的搶貨、忍受了慢如蝸牛的送貨,終於拿到手的商品很可能一分錢便宜也沒占到。
過了“雙11” 價格還更低
在一家貿易公司工作的張麗“雙11”搶購了不少東西,包括自己的毛呢大衣、愛人的羽絨服、孩子的玩具和一些小家電,接下來的經歷讓她覺得自己上了當。“雙11”過了之後,她買的毛呢大衣確實恢復了原價,剛美了沒幾天,張麗發現賣家又調整了價格,比自己“雙11”挑燈夜戰搶到的“五折”還要便宜好幾十元。
電商促銷的價格貓兒膩一直是焦點話題。此次中消協的調查涉及12家電商平台的12大品類,選取的94款商品大多是“雙11”當天標示折扣力度相對大(5折以下)、網上標示銷量相對多的。
與“雙11”價格相比,11月18日價格調查結果顯示,73款同款在售商品中,23款價格不變,仍維持在“雙11”促銷時同一水平;45款價格上漲,價格漲幅最高達到10倍;5款在“雙11”一周之後價格不升反降,售價低於“雙11”價格。比如一款標價1988元的長帝牌烤箱,“雙11”天貓售價399元,11月18日實際售價398元,比“雙11”便宜1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