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中國積極倡導各國積極提供資助貢獻文件,並對整體成果進行定期盤點,同時為了保護發展中國家的利益,中國強調發達國家應及時為發展中國家提供技術與資金,協助後者提升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在巴黎大會期間,中國這種實事求是,但堅定捍衛發展中國家的利益不僅贏得了廣大發展中國家的擁護,也在客觀上為談判的順利推進起到了“潤滑油”的作用。
第三,面對此前發達國家並未很好承諾的資金支持承諾,中國不僅積極敦促發達國家必須兌現在2020年之前每年為發展中國家提供1000億美元資金支持的承諾,還以身作則地展現了大國擔當。今年9月,中國宣布設立總額為200億元人民幣的中國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基金。在發達國家尚未盡到足夠義務之前,中國已經自願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機制注入了額外的財政貢獻,幫助其他發展中國家減輕了財政壓力。
最後,中國強調共贏,堅持巴黎協議處於《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之內,反對本屆大會議程拋開《公約》另搞一套。在中國的堅持下,此前個別國家反對“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的聲音在本屆大會期間基本消失,強調堅持原則的中國立場不僅維護了巴黎會議的整體秩序,也為協議的最終達成作出了自己的貢獻。
中國承諾
凸顯綠色發展決心和擔當
在本屆巴黎氣候大會上,中國代表提出的行動目標較之哥本哈根會議時有了質的升級,中國承諾,到2030年時,國內單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較2005年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比重提升至20%左右;化石能源消費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達到峰值;森林蓄積量較2005年增加45億立方米。以上承諾對一個發展中國家而言,除了需要全力轉變傳統增長方式外,也意味著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的決心。
法國氣候變化專家保羅·讓就此表示,除了為會議提供了“建設性”貢獻外,圍繞本屆巴黎氣候大會,中國展示了勇於擔當的大國氣度。歷史經驗驗證了中國是一個誠信大國,在氣變談判整體陷入僵局的情況下,中國卻用一個個承諾與實際行動證明著自己的貢獻。他表示,重視環境變化不僅在一方面促使中國積極轉變新型的增長模式,另一方面也對全球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產生著深刻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