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儘管油價暴跌,但中東地區石油沒有減產,導致2014年全球石油產出增量達到過去34年以來的高峰水平。黃皮書認為,OPEC產油國的石油政策已經從過去的穩定價格轉向了穩定市場份額。
此外,受地緣政治影響的中東和東歐對石油供給影響弱於預期。受伊斯蘭國IS威脅的伊拉克在2015年上半年的日產量達到1979年以來的最高水平。俄羅斯也在烏克蘭危機平息後,小幅增產石油。
供給強力的另一面是需求的減弱,黃皮書表示,歐洲等發達國家經濟增長中,製造業增長的放緩,導致其原有淨進口增長放緩。中國經濟發展的需求,曾是2008年來支撐石油價格攀升的重要因素,但隨著實體經濟疲弱走勢,原油淨進口增速也在波動中放緩。
在這種情況下,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所長張宇燕分析,“國際原油價格已經到底了,明年會略有增長”。不過黃皮書也指出,未來5-10年油價均將維持在低位,此輪油價劇跌後,大幅反彈的可能性也較小。
黃皮書建議中國增加對石油消費徵稅
黃皮書認為,油價下跌給2015年中國經濟增長注入新的活力,保增長壓力減小,為緩解國內債務壓力提供了空間。油價下跌帶動了工業利潤增長、投資增長和消費者真實收入增長,對GDP增速起到一定刺激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