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月2日電/“在村裡上小學的時候,一年級得坐在地上上課,教室是瓦房,地上是土坑、破桌子。”33歲的馬清泉回憶起小時候,“上到六年級,鎮裡有了白瓜希望小學,我們村裡的孩子都轉學進去,那樓房真漂亮。我的心態也積極了,成績進步很快。”
馬清泉是陝西省銅川市耀州區小丘鎮猛虎村的第一名大學生,他口中的白瓜希望小學是中宣部在耀州區援建的8所希望小學之一,而中宣部對耀州區的公共文化扶貧工作也是從建希望小學開始的。
“中宣部對耀州的扶貧從1995年開始,最初是給我們建希望小學,接著建圖書館、文化館、鄉鎮文化站,捐圖書、贈設備……已經20年了,從未間斷過。”在基層工作多年的耀州區委外宣辦主任高開慶回憶道。
耀州區現有文化館(國家一級館)、圖書館(國家二級館)以及博物館等7個文化文博直屬事業單位和3個直屬文化企業。11個鄉鎮(街道)文化站中,有3個國家二級站,1個國家三級站。178個農村文化室,178個農家書屋,16個統籌城鄉示範文化社區,114個文化廣場,202個共享工程鎮、村、社區服務點。
在小丘鎮紅岩村的中央,是2013年村裡建的文化廣場。站在這個3000多平方米的水泥廣場上,62歲的老支書喬興軍很高興:“以前村裡聚會,只能在打麥場,環境不好,村民都不願意來。有了這個場地,村裡開展科技培訓、放電影、扭秧歌,看熱鬧的人多得很啊。”
過去20年來,中宣部累計為耀州項目建設協調資金8000餘萬元,捐贈物資價值3000多萬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