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大選,蔡英文在第二次電視辯論會中結論。(中評社 鄒麗泳攝) |
中評社台北1月3日電/正值選戰進入白熱化階段,三位“總統”候選人進行最後一場電視辯論,儘管蔡英文口口聲聲避免社會對立、強調追求團結,但卻又不斷挑起仇恨、訴諸悲情,完全複製民進黨一貫的伎倆。
中央日報網路報今天社評指出,首次電視辯論後,蔡英文的空洞、模糊一覽無遺,民意支持度立即大幅下滑,連綠營背景濃厚的兩岸政策協會民調都顯示,佔總投票人口6.8%的首投族,對蔡英文的支持度從78%下降到41%,足見年輕族群都看不下去。
第二次的電視辯論中,蔡英文火力全開,顯然企圖以攻擊取代防禦。她不但在公民提問與相互詰問的過程中主動質疑朱立倫,而且在答覆時,經常連消帶打,言詞之犀利較上次猶有過之,但效果卻可能適得其反,因為她的攻擊,不僅很少真正能夠打到朱立倫的痛處,反而突顯自己對重大政策的陌生。
舉例來說,朱立倫提到“以加薪帶動成長”,蔡英文痛批“其他國家沒有案例”,還譏笑朱立倫這一套如果行得通,“可以得諾貝爾獎”;但朱立倫隨後明確指出,加薪帶動成長是要促成企業加速轉型,去年七位諾貝爾獎得主就曾聯名致函美國國會,提出這一主張。兩相對照,顯示蔡英文非但對最新的財經理論完全外行,對實務也十分生疏。事實上,在回答公民提問的五個問題時,朱立倫每一題都侃侃而談,很少看稿,證明他胸有成竹;而蔡英文剛好相反,幾乎每一題都要看稿回答,顯示她若非對這些議題陌生,就是缺乏自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