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習近平總書記為何先後三提屠呦呦?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1-03 21:36:23


 
  青蒿素的發現,離不開當時中國援助非洲和越南等第三世界國家的需要。這種從現實需要、或者說從最大多數人的需要而出發的創新需求,比僅僅出於利潤動機而進行的創新更人道、更公平、也更有效率,這是中國對世界的貢獻,也是中國共產黨人為了建設一個更對大多數人更加美好的新世界而作出的努力。屠呦呦教授獲獎的523工程,就是為了抗美援越戰爭的需要,由毛澤東,周恩來親自下達的任務。在研制過程中,屠呦呦教授固然起了重大作用,但全國大協作所提供的支持也是不可或缺的。一位親歷者回憶,523工程動員了全國60多個科研單位,參加項目的常規工作人員就有五、六百人,加上中途輪換的,參與者總計有兩、三千人之多。青蒿素的發現證明了,中國是有能够出現諾獎大師級的土壤,屠呦呦只是其中一位佼佼者。

  盡管屠呦呦已經85歲高齡,但她還一直堅持在一綫工作,這也為很多年輕科技工作者做出了很好的表率。談到下一代科研工作者,這位85歲的老人也送出了自己的感受和寄語,“一個科研的成功不會很輕易,會付出很多艱苦的努力,希望年輕的科技工者作堅持不懈、反複實踐,用現代科學手段將中醫藥發揚光大,這是我們這一代和下一代科研工作者的責任!近年來日本在諾獎獲得方面似乎頗有心得。截至目前,日本在過去15年間,平均每年一人獲得諾獎。也就是說,近十幾年以來,日本科學家獲得諾獎已呈現“井噴”之勢,這在全世界也算形成了一種獨特現象。因此,回答“下一個屠呦呦在哪裡”的問題,就需要反思當下我國與日本的學術科研管理體制有哪些差距,而不是僅僅看是不是實現了“零突破”這個簡單的小問題。

  總書記習近平先後三提屠呦呦令人添上思考。(來源:中國網;作者:馮創志 中國網時事評論員)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