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月15日電/自稱全球最大中文社區的百度貼吧近日成為了輿論的焦點。事件緣由很簡單,有網民爆料,百度貼吧中人命關天的病種類貼吧被百度通過競價的方式承包給一些“野雞醫院”、“廣告平台”和所謂的醫學“專家”。盡管百度隨後稱,將停止一切病種類貼吧的商業合作,引入有權威資質的公益組織擔任貼吧吧主,但網上批評之聲依然汹湧。
美國《僑報》1月14日載文《百度如何守住底綫》,文章說,其實,這并非是百度第一次陷入輿論危機。早在2008年,大陸央視就曾曝光百度所推崇的“競價模式”中參雜著虛假廣告的問題。時隔8年之後,百度再次在同一問題上淪陷,這是為何?
首先,百度太過於注重逐利,丟掉了道德底綫。客觀而言,逐利是任何企業的天性。貼吧作為一個明顯帶有公益屬性的互聯網產品,其實并不是與商業元素水火不相容,也即公益屬性和商業元素并不是天然的矛盾體。公益屬性與商業元素之間的衝突,并不是商業的原罪,而是兩者能否相時而動調整各自的邊界。由於病種類貼吧關系到人的健康,故其商業屬性應讓位公益屬性,也即公益屬性應最大化,商業屬性最小化。反觀百度,通過競價的方式將管理權賣給商家,已然丟掉了道德底綫,把利益最大化放在了首要位置。
其次,互聯網廣告法律制度的缺失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商業道德倫理的建立和信守不能寄希望於企業的自覺,而應建立在以法治為基石的秩序構建上。近年來,百度廣告收入,尤其是通過“競價排名”獲得的醫療廣告收入增長迅速,與此同時,廣告中的虛假宣傳問題也廣受詬病。但由於缺乏具體的互聯網廣告監管法律,即使一些虛假宣傳廣告給消費者帶來損失或傷害,也難以對百度及相關責任人進行追責,所以這麼多年來百度的“競價排名”就一直“野蠻生長”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