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立倫10日下午主持臨時中常會宣布辭去黨主席職務,二度鞠躬表示歉意。(中評社 倪鴻祥攝) |
中評社香港1月20日電(評論員 鍾維平)中國國民黨在今次選舉中的失敗是不出世人意料的,是必然的結果。但是,選舉失敗之後國民黨的走向是什麼?則需要各方加以更加嚴密的關注。
一般的輿論認為,國民黨從此之後必然一蹶不振,走向碎片化、新黨化,相當部分出走,成為理念與民進黨沒有什麼不同的“台灣國民黨”。
對於這樣的悲觀預測,我們持保留意見。一次選舉失敗就掃蕩一個大黨,只能說是部分人的幻想。深入觀察,我們認為,國民黨的枝幹依然是存在的,基礎還是保持的。未必沒有“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機緣。主要原因何在?
第一,藍綠對峙的基本格局沒有徹底改變。
僅僅從今次的選票構成分析,就可以知道,在歷史投票率最低的2016年選舉中,蔡英文在選票數量中僅僅是小有突破。在300餘萬不投票的選民中,支持國民黨的至少超過百萬人。另外,在宋楚瑜獲得的選票中,也起碼有百萬以上的人是藍營的支持者。如此相加,藍營的基本盤是比過去少了,但是4成以上還是存在的。有近一半的人沒有散去,任何被支持的政黨都有浴火重生的重大歷史機遇。由此算來,國民黨沒有悲觀失望的理由。
第二,國民黨的政治困局被卸除。
政權移交之後,台灣社會矛盾立即轉移,國民黨因此獲得喘息與重整的機會。國民黨的失敗原因眾所周知,大佬的分裂,核心的糊塗,全黨的松垮,都是重大的問題。今次政權移交,不是民進黨多麼強大,實則是國民黨自亂陣腳,不戰自敗。選舉政治的奧妙在於,一旦丟失政權,政黨權利歸零,政治包袱也因此放下。民意會死盯執政黨,對在野黨的批評情緒放緩,同情成分增加。國民黨在危機中,等來了大反省、大改革、大破大立的重大機遇。危機就是轉機。如果抓得住,樂觀的形勢一定會到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