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供給側中心”
作為製造業大國的中國,去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1%。中國的工業制成品仍在滿足著世界需求。
中國現在是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國,作為“世界製造中心”,生產包括電腦、衣服和太陽能電池板在內的各種產品,為各國提供著滿足工業生產、民眾生活的各類商品。
2015年,中國出口增速好於全球和世界主要經濟體,預計全年占國際市場份額從2014年的12.4%提升至13.4%左右。
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去年底撰文寫道,日本在上世紀60年代曾生產玩具,但到上世紀80年代時轉向製造節能汽車和消費電子產品,中國正以同樣的方式消除質量差距。
中國如今出口商品的結構進一步優化,去年出口機電產品同比增長1.2%,占出口總值的比例也小幅提升。裝備製造業成為中國出口亮點,其中鐵路設備和電力設備分別出口到全球80多個和50多個國家,並進入美歐等中高端市場。
中國還提出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旨在增加有效供給,從而擴大社會總需求。而中國出口結構的不斷優化也在滿足著世界需求,成為世界供給側的中心。
朱安東認為,中國的巨大需求能力和生產能力仍在為世界消化產能和提供物美價廉的產品,平抑了世界物價,防止了全球性通脹,支撐著世界經濟運作。
“世界投資人”
去年中國對外非金融類直接投資創下1180.2億美元的歷史最高值,實現了中國對外直接投資連續13年增長,年均增幅高達33.6%。
隨著中國工業化水平日趨提高、發展中國家工業化進程加快及發達國家再工業化,中國經濟與世界各國經濟的融合更加緊密,中國資金、技術和設備更多進入國際市場,國際產能合作增幅強勁。
去年,中國企業投向交通運輸、電力、通訊等優勢產業的對外直接投資累計約116.6億美元,同比增長80.2%;裝備製造業對外直接投資70.4億美元,同比增長154.2%。
經濟觀察人士表示,國際金融危機後,世界經濟處於深度調整期,推動國際產能合作利於完善全球產業布局、優化產業鏈與供應鏈,為世界經濟增添新增長動力。
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為中國下一個五年規劃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五大發展理念。其中,創新被置於首位。日前舉行的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研討班開班式上,習近平指出,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
中國實施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將推動吸收引進國際先進製造業技術與產品,並為世界提供更多高端製造業產品。
習近平去年11月在G20領導人第十次峰會上呼籲,把推動創新驅動和打造新增長源作為二十國集團新的合作重點,重視供給端和需求端協同發力,加快新舊增長動力轉換,共同創造新的有效和可持續的全球需求,引領世界經濟發展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