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習近平同沙特阿拉伯國王薩勒曼舉行會談(來源:網絡資料圖) |
2015年伊核問題的解決,中國發揮了作為大國的應有作用。中國一直主張通過政治外交手段解決伊核問題。中方建設性參與了全面協議談判的全過程,為推動解決鈾濃縮和制裁解除等難點問題提出了有益的方案和思路。
全面協議達成後,中方又同各方一道,積極開展協議執行準備。特別是在阿拉克重水堆改造問題上,中方同美、伊等各方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推動達成“官方文件”和“諒解備忘錄”,為全面協議最後執行創造了條件。中國政府還為國際原子能機構2015年和2016年度執行全面協議相關對伊核查任務捐款400萬元人民幣。伊核問題全面協議的執行不會一帆風順,中方將繼續同各方一道,共同為推動伊核問題的全面、長期和妥善解決做出新貢獻。
在敘利亞問題上,中國認為,國際社會要堅持政治解決敘利亞問題的大方向不動搖。中方同有關各方,包括敘利亞政府和反對派進行接觸、協商,為政治解決敘利亞問題發揮著積極和建設性作用。為緩解敘利亞人道危機,中國迄今已經通過多個渠道,分9批次向敘利亞及地區國家提供了總計6.85億元人民幣人道援助。
此次訪問中,習近平宣布,為改善巴勒斯坦民生,中國決定向巴方提供5000萬元人民幣無償援助,並將為巴勒斯坦太陽能電站建設項目提供支持。另外,為了緩解人道主義危機,中方今年將再向敘利亞、約旦、黎巴嫩、利比亞、也門人民提供2.3億元人民幣人道主義援助。
在與各國領導人會談時,習近平多次表達對中東局勢的關切,並就中東局勢的和平穩定表明中國立場。訪問埃及前,他在埃及媒體發表文章,表示,中阿要做地區和平的捍衛者。文章中說,中國將更多提供公共產品,同埃及等阿拉伯國家並肩維護中東地區和平穩定。
中東向何處去?這是世界屢屢提及的“中東之問”。對此,1月22日,習近平訪問阿盟總部,在演講中提出中國方案。
首先,化解分歧,關鍵要加強對話。武力不是解決問題之道,零和思維無法帶來持久安全。第二,破解難題,關鍵要加快發展。中東動蕩,根源出在發展,出路最終也要靠發展。第三,道路選擇,關鍵要符合國情。現代化不是單選題。一個國家的發展道路,只能由這個國家的人民,依據自己的歷史傳承、文化傳統、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來決定。
對於地區熱點問題,國際社會定分止爭,既要推動複談、落實和約,也要主持公道、伸張正義,二者缺一不可。為此,要高舉和平對話旗幟,開展促進穩定行動。在恐怖主義問題上,不能把恐怖主義同特定民族宗教掛鈎,那樣只會製造民族宗教隔閡。反恐必須堅持綜合施策、標本兼治。為此,中方作出承諾,提出一系列具體措施和倡議。
習近平的演講在中東地區國家反響熱烈。敘利亞政治分析師馬希爾·伊赫桑說,習近平主席在阿盟總部所作的講話顯示了中國對中東地區形勢的深刻理解。埃及金字塔政治和戰略研究中心專家蘇蔔希·埃薩拉注意到,習近平主席強調,對話是解決中東衝突的唯一保證,發展是解決許多中東問題的關鍵。“如果阿拉伯國家像中國那樣相信經濟發展是推動政治和文化領域合作的方式,我們將走上一條光明的道路。”
“中國在中東國家中享有高聲望,中東國家歡迎中國的做法,也期望中國繼續積極推動中東地區實現和平與穩定。”埃及學者易蔔拉欣·達拉維如是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