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月25日電/“中東向何處去?”世界屢屢提及“中東之問”。
當習近平主席1月19日至23日對沙特、埃及、伊朗進行國事訪問時,人們的目光又一次投向這個問題。
中東是一片富饒的土地,這裡是世界能源供給的閥門,石油儲量、產量、出口量等各項指標穩居第一,世界石油市場中心的位置無可撼動。中東又是一片讓人痛心的土地,迄今仍未擺脫戰爭和衝突。
“巴勒斯坦問題不應被邊緣化,更不應被世界遺忘”“敘利亞現狀不可持續,衝突不會有贏家,受苦的是地區人民”“恐怖主義和極端思潮泛濫,是對和平與發展的嚴峻考驗”……習近平主席在阿盟總部提出了標本兼治、綜合施策的中國方案:化解分歧,關鍵要加強對話;破解難題,關鍵要加快發展;道路選擇,關鍵要符合國情。
針對反恐,習近平主席旗幟鮮明地指出,恐怖主義不分國界,也沒有好壞之分,反恐不能搞雙重標準。同樣,也不能把恐怖主義同特定民族宗教掛鈎,那樣只會製造民族宗教隔閡。沒有哪一項政策能夠單獨完全奏效,反恐必須堅持綜合施策、標本兼治。
習近平主席的精辟論述贏得世界的贊譽與認同。正如總部設在英國倫敦的沙特阿拉伯《中東報》資深記者塔伊布所說:“習近平主席提出的方案為中東長期得不到解決的紛爭提供了妥善化解的思路和出路,來自中國的智慧值得人們深思和汲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