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共同社更是發文批評稱,央行此次的決定表明迄今的大規模量化寬鬆政策效果不盡如人意,幾乎已達到極限,而在此情況下推出的負利率預計將帶來日本從未遇到過的負面影響和副作用。
共同社在文章中指出,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在上任後不久的2013年4月引進了目前推行的大規模貨幣寬鬆政策,表示要在兩年內達成2%的通脹目標擺脫通縮。為了應對2014年4月消費稅增稅後的經濟惡化,當年10月黑田繼續加碼貨幣寬鬆,增加國債等收購量,這些措施加上美國加息走向導致日元貶值,推升了日本出口企業的利潤、股市及地價,但仍難以達到日央行確定的通脹目標。雖說原油跌價的影響很大,但客觀地從近3年的實際情況來看,日本央行強調的政策效果顯然極為有限。在此形勢下,央行此次推出了負利率這一“苦肉計”,期待此次決策能帶動金融機構對企業的放貸和不動產投資。
然而,面臨的問題也堆積如山,如人口減少和低增長導致國內企業的資金需求乏力,缺乏“借款方”;資金容易流入股市和土地交易,有可能助長泡沫;此前地方銀行還可以通過在央行的存款獲利,但這樣的銀行今後恐怕將出現經營惡化的局面等等。黑田似乎認為震驚世人是政策效果之一,因為黑田15日剛剛在國會就是否要引進負利率的質詢明確表示“現階段不予考慮”,但作為央行行長,應該認識到現在是通過“與市場的對話”從而在貨幣政策方面得到肯定的時代,其“出爾反爾”的手法明顯損害了外界對日本央行的信賴。
(來源:文匯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