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月31日電/日前公布的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改革完善糧食等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和收儲制度。專家表示,這意味著中國將推動糧食價格機制改革,讓糧價回歸市場,這將有助於破解當前中國糧食高產量、高進口、高庫存的“三高”怪現象。
2015年中國糧食產量取得“十二連增”,糧食總量達62143.5萬噸,比2014年增加1440.8萬噸。豐收背後,糧食收儲面臨新矛盾。特別是中國對水稻、小麥、玉米三大主糧實行托市收購政策,糧食庫存居高不下,呈現出生產量、進口量、庫存量“三量齊增”的現象。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說,中國糧食庫存量達到歷史新高,但進口量同樣也不斷創新高,這是不正常的。出現這種情況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中國與國際糧價呈現出價格倒掛、糧食主產區與銷區價格倒掛,而糧價倒掛主要是因為實行多年的托市收購政策。
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部部長葉興慶介紹,中國上一輪糧食改革始於2004年,當時的指導思想是走市場化道路,但對重點短缺品種在主產區實行最低收購價,以保護種糧積極性。實施範圍一開始是早籼稻、粳稻,2006年擴大到小麥,後來又對玉米實行臨時收儲。不管是最低收購價還是臨時收儲政策,都是一種托市收購,由國家來托底。
2014年之前,中國三大主糧的收購價格都呈現出年年提高的趨勢。以玉米為例,2008年在黑龍江省,玉米臨儲價格為每市斤0.74元,而到了2014年達到每市斤1.11元。中國農科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蔣和平表示,托市價格連年提高,直接助推了糧價上漲,下游深加工企業怨聲載道,大幅高於國際市場價格,進口衝擊嚴重,玉米體系內憂外患。
中國國內糧價上漲,國際糧價卻下降趨勢明顯。葉興慶說,過去制定的包括最低收購價和臨時收儲制度等在內的調控辦法,都是在國內價格低於國際價格背景下建立的,以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但沒想到糧價每年都提升,國內市場價格越來越高,而國際市場糧價卻逐漸下降。
在上述背景下,雖然中國國內玉米產量不斷增長,但是進口玉米和玉米的替代品也在不斷增長,中國自己生產的玉米沒有價格競爭優勢,不得不進了倉庫,現在玉米庫存可能是歷史上的最高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