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環球時報:越來越多中國人正在轉變對朝鮮看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2-15 09:17:59


(網絡資料)
  中評社北京2月15日電/朝核問題正變得日益緊迫,且線索混亂。中國作為朝鮮的鄰國,能夠感受到越來越嚴重的壓力和挑戰。

  中國民間對朝核問題的關注亦在增多,對朝態度則變得前所未有複雜。與抗美援朝有關的傳統友誼,一些人仍在談論的“朝鮮屏障說”,平壤不顧北京強烈反對反覆核試驗嚴重殃及中國國家利益,以及關於朝鮮政權“踐踏人權”的種種傳聞相互交織在一起,影響著中國人對平壤的看法。

  一個很重要的動向是,越來越多的中國人不再視朝鮮為友好國家,其中不少人認為它是中國的包袱,還有的則直指其是“壞鄰居”。兩名通常支持不同對朝政策的中國學者在接受環球時報採訪時都估計,有上述看法的國人比例大約在60%左右,也可能更多一些。

  由於外交的高度專業性,民意顯然不能作為具體外交政策的指揮棒。然而民意又是當代中國制定外交戰略的基石之一。在中國外交機構深感處理朝核問題和對朝關係都很棘手的時候,我們認為有必要把對朝民意的這些變化作為一個事實指出來。

  這種變化正逐漸改變中國對朝政策的真實輿論環境,也將轉化成促使中國政府強化對朝制裁的壓力。因為朝核問題怎麼做都很難辦,在半島混亂和麻煩差不多的情況下,中國對朝政策與民意的吻合度越小,國家付出的政治代價就可能越大。

  從民間的感受看,國家一方面在加大對朝制裁的力度,一方面在顧及中朝關係,這樣的統籌過去一直受到主流民意的支持。但是一段時間以來民意逐漸發生傾斜,支持國家採取行動“讓平壤為一意孤行感受到真正的痛”成為一種傾向。

  誠然,中國民眾“厭朝”並非根深蒂固的,與“厭日”不一樣,前者相對容易化解。但是大部分中國人如今失去了“為朝鮮擔待”的耐心和興趣,如果平壤拒不改變自己的核政策,中國民間對朝鮮的積怨只會越來越重。

  由於西方輿論的長期宣傳,所謂朝核問題解決不了是因為“中國不肯制裁”,中國對平壤“太軟了”等等說法影響了中國不少人。國內一些公知誇大中國對朝援助的規模,宣揚中國“輸血養了個自己的對立面”,也影響了部分國人。由於官方在對朝問題上講得不多,不少似是而非的論述常常成為輿論場上的搶手貨。

  朝鮮寧邊核試驗場離中國東北地區很近,這增加了朝核問題對中國國內的潛在爆炸性。

  朝核問題正向更廣泛的領域擴散,並有在極端情況下損害中國國內政治利益的潛在能量。那樣的話,它就有可能不再僅僅是東北亞問題,甚至不僅僅是“外交問題”。對於它的這些擴散危險,中方需及早謀劃對策。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