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航務管理局資料顯示,長江作為水源地,沿線化工產量約占全國的46%,長江幹線港口危化品吞吐量已達1.7億噸,生產和運輸的危化品種類超過250種。另外,小水電建設、航運管理、沿江各省市經濟發展不平衡,正制約著長江經濟帶的發展。
習近平指出,長江擁有獨特的生態系統,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寶庫。當前和今後相當長一個時期,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要把實施重大生態修復工程作為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項目的優先選項,實施好長江防護林體系建設、水土流失及岩溶地區石漠化治理、退耕還林還草、水土保持、河湖和濕地生態保護修復等工程,增強水源涵養、水土保持等生態功能。
事實上,長江經濟帶建設的思路發生變化,在2015年底發布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已有所體現。 建議稱,要推進長江經濟帶建設,改善長江流域生態環境,高起點建設綜合立體交通走廊,引導產業優化布局和分工協作。
全面把握 統籌謀劃
習近平強調,長江經濟帶作為流域經濟,涉及水、路、港、岸、產、城和生物、濕地、環境等多個方面,是一個整體,必須全面把握、統籌謀劃。
正如習近平所說:“沿江省市和國家相關部門要在思想認識上形成一條心,在實際行動中形成一盤棋。”各地緊跟中央戰略部署,目前已經將“改善長江流域生態環境”作為參與長江經濟帶建設中頭等大事來抓。在近日召開的各地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各地表示將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戰略定位,積極融入長江經濟帶建設,大力構建綠色生態廊道。
上海政府工作報告強調,將實行最嚴格的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制度,強化聯防聯控和區域共治,堅決以硬措施完成硬任務;江蘇政府工作報告強調,深入開展太湖、長江、淮河以及近岸海域污染防治,限期治理水質不達標國家考核斷面;湖北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倡議,共同把長江經濟帶建設成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先行示範帶、創新驅動帶、協調發展帶;重慶市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保護長江母親河,實施新一輪退耕還林工程和天然林保護工程,加大森林、林地、濕地等生態系統保護,推進土壤及生態系統修復,建設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
(來源:人民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