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洪才在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論壇上。(中評社 杜博強攝) |
中評社北京2月28日電(記者 杜博強 張爽)由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辦的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論壇——走出霧霾於2月27日在北京清華大學舉辦。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研究部部長徐洪才在研討會上表示,不能籠而統之地說去槓桿,中國的儲蓄率比較高,適當地加一些槓桿是可以的。為應對目前的經濟形勢,中國政府加大財政赤字勢在必行。
徐洪才在研討會上提出,不能籠而統之地說去槓桿,從過去的七八年時間應對金融危機的實際情況來看,其實各國的杠杆率還是上升的,另外在通貨緊縮的情況下,企業的槓桿率也是上升的。徐洪才說,中國的儲蓄率比較高,高儲蓄率會讓一些金融機構把這些錢變成債務,因此債務就會表現得更高一些,因此“中國適當地加一些槓桿也是可以的”。2月26日,財政部部長樓繼偉在公開場合提到中國的財政壓力在於收入在下降,支出在上升。徐洪才表示,面對經濟下行壓力,“我們擴大赤字,看來勢在必行”。
徐洪才還提到,最新一輪對房地產市場的去庫存也是加大居民的杠杆。中國居民儲蓄存款有50多萬億,以按揭貸款為代表的負債只有10多萬億,“居民的負債率還是偏低的”。2016年1月信貸資金投入2.5萬億,其中中長期信貸增加了1萬億,這個1萬億更多是解決企業長期沉澱資金過多,以新還舊。另外一方面居民部門長期信貸資金增長比較多,將近5千億,這5千億很可能進入房地產市場,這主要也是通過加杠杆。
除此之外,徐洪才對國企改革給予了很大的期待。他認為,國有企業改革是屬於供給側的問題,國有企業固有的效率不高,另外有一系列壟斷, 所以提出將公有製作為基本經濟制度表現形式,要跟市場經濟相結合。加強黨的領導和激發企業家的創新精神,這兩點很多方面是矛盾的。怎麼樣將二者有機結合,這恰恰是考驗我們的智慧。徐洪才認為,目前在國資委和企業運營層面搞國有資產運營公司,按照市場化的機制來運作,同時引入混合所有制,中長期激勵機制,市場化的經理人制度,這些更多是希望提高國有企業的效率,從微觀主體這個層面來提升經濟的活力。
徐洪才還表示,對一些壟斷部門更多放開市場准入,讓社會資本有更多的機會參與競爭、提高效率,也是很重要的方面。徐洪才解釋說,國有企業過去這麼多年形成了一個多層次的相互持股、參股的體系,實際上在一些子公司、孫公司層面我們可以更多引入市場機制和混合所有制,讓社會資本發揮更大的作用,進行機制創新。除此之外,對一些僵屍企業的市場退出和兼併重組等方面,政府也應該提出一些配套改革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