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14日電/近年來,隨著商業、服務業的發展,預付費消費卡被使用的範圍越來越廣,但由於消費周期較長、監督力量缺失,預付費消費已成為消費者投訴的熱點。
日常生活中,每個人都有各種各樣的卡,除了銀行卡外,還有健身卡、美容卡、洗衣卡、洗車卡等。這裡面包含了很多預付式消費卡,也就是先把錢存上,什麼時候想來消費都可以。看似一件省事的事,但其中暗藏很多陷井,長春市民李女士就向記者道起了苦水。
李女士:我和我老公吧就在家附近辦的那個健身卡,但可能是消費量不行啊還是怎麼的,後來這老板就出兌了,等我們再去的時候吧之前辦的這個卡就不好使了,那你說以前的老板也找不著,現在老板也不認帳,我們也找過,也投過訴,到現在這個事也沒處理好。
記者:當時辦的時候是花多錢辦的?
李女士:花了4000多塊呢嘛。
採訪中記者發現,有過類似遭遇的消費者並不再少數。
“美髪卡就是存300塊錢,然後剪15次或者是10次這樣的,你辦的時候是這樣的說的,等你拿著卡去剪的時候,就會是30或者是50這樣的。”
“遇到風險時候會去追究,但是追究一路到底還是沒辦法,最後也只能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