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16日電/剛剛過去的2015年,對於中國體育來說是不平凡的一年,在全民健身成為國家戰略、體育產業爆發式發展、體育改革破冰前行的大背景下,體育的熱度也爬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體育”這股熱度依舊不減,冬奧會、足球改革、校園體育、體育產業化發展成為代表委員們口中的“熱詞”。接下來就讓我們看看,在今年的兩會上,這些代表委員針對“體育”都有哪些建言獻策。
政協委員建言中國冬季運動發展
“3億人上冰雪,玩,大家都在玩嘛!塔尖在這,但是塔基是非常大的。”全國政協委員姚明在“兩會”上回答記者關於中國冬季運動普及的提問時如是說。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5日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說,做好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籌辦工作。這讓體育界政協委員很是振奮,同時他們認為,當前中國面臨籌辦冬奧會、參賽、普及運動等任務。
“冬奧會的成功申辦對我國冰雪運動發展是難得的機遇,我們要在籌備冬奧會的過程中把冰雪文化發揚光大,發展壯大冰雪產業。”全國政協委員、國家體育總局原副局長段世傑說。
“我們已經準備做滑板、頭盔、護膝等產品了。”全國政協委員、泰山體育產業集團董事長卞志良說,在看到機遇的同時,也要看到我國在冰雪運動發展方面的不足。
委員們認為,冬奧會難度不在冰,而在雪,我國滑雪設施和隊伍都缺乏;高端冰雪運動器材依賴進口,價格高,普及難;冰雪運動發展不均衡,地域差距大;人們對於冰雪運動的認識有待轉變,還有很多家長認為冰雪運動危險性大。
他們建議,國家建立健全冰雪運動發展的長效機制;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培養後備人才;加強冰雪運動器材研發,提高質量,降低價格;加強宣傳,吸引人們關注和參與。
“激發人們參與體驗冬季運動熱情的同時,各級政府要盡快開放冬季運動場地,降低費用,鼓勵市場化運作,盤活各類社會資源,為大眾參與創造條件。”卞志良說。
萬里長城第一步——政協委員劉敬民談中國體育產業
為期近兩周的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體育界別小組討論,體育產業是貫穿始終的話題。2014年末,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正式出台,乘此東風,中國體育產業的發展也步入快車道。關注體育產業領域多年的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奧運城市發展促進會常務副會長劉敬民對此深有感觸,他認為從宏觀上看,中國體育產業的發展取得了長足進步,但這僅僅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
2015年的全國體育局長會議上,國家體育總局局長劉鵬表示:“體育產業規模不斷擴大,體育消費明顯增加。2014年全國體育及相關產業總規模達到13574.71億元,實現增加值4040.98億元,占當年GDP的0.64%。體育產業結構持續優化,體育服務業比重穩步增長,體育產業體系不斷健全,與文化、旅遊、醫療、養老、互聯網等領域的互動融合日益加深。”
劉敬民在談話中重複了上述數據,並給出了體育產業從業人員數量增加比例、服務業增長比例等更為翔實的數據來佐證一年來中國體育產業的快速發展。
劉敬民說:“體育產業是我們當前體育的熱點問題,不僅對體育發展起到推動作用,而且直接關係民生。”他表示,一年來,中國體育產業取得的進步是看得見摸得著的,但他同樣提出:“體育產業發展是萬里長征第一步,依然面臨挑戰。要抓好體育產業頂層設計,加強供給側改革。體育產業的需求很大,但供給上跟不上發展,體育服務業、競賽表演也存在明顯的短板。”
對於中國體育產業的下一步發展,劉敬民提出了幾點建議。首先是加強體育賽事的電視轉播,他說:“體育產業很大的盈利模式來自電視轉播,因為體育是眼球經濟,大量的球迷形成團體才形成規模,在提供媒體服務方面,是我們體育產業發展的關鍵環節,其中電視轉播極為重要。電視轉播有許許多多的優勢,能夠大量推動體育其他產業的發展,有大量的資源,所以應該放開體育頻道,讓各省市都有頻道播體育。”
其次,劉敬民建議體育產業要充分與教育、旅遊、休閑、養老、養生、文化、醫療相結合。他說:“體育產業不能單打獨鬥。比如養生,在電視報刊上,養生是個大頭,但真正的養生不是吃,而是運動。把群眾體育跟旅遊、養生、醫療、養老結合起來,才能得到人民支持,才能得到更廣泛的支持。”
另外,劉敬民認為,目前來看體育產業相關政策很多都偏於宏觀,下一步需要著力進行微觀的政策落實。他說:“大量的政策是宏觀來的,但我們不僅從上往下看,而且要從下往上看,頂層設計落下來實實在在是個什麼東西,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問題。要研究個案,比如單個的體育設施、體育賽事,最基層的怎麼個情況,另外我們同樣需要研究體育產業的小企業到底是什麼狀況,解剖麻雀,要重視微觀體育政策研究。還有,現在有的公司有錢不知道往哪投,那麼體育產業是不是投資方向?企業從哪盈利?如何優惠?如何能夠站住腳?這些都需要微觀研究。除了頂層設計之外,微觀的體育產業政策的研究要放在決策者的視野當中,小型企業到底在哪去盈利,發現他們的問題,解決他們的問題。”
劉敬民認為,體育產業歸根到底還是要以人為本。“體育產業進一步發展,就要深入,宏觀微觀都要深入,經濟、文化、教育的意義上都要深入,這樣才是完整的體育產業,”他說。
政協委員建言"體醫結合":讓體育成為醫院的"守門員"
“健康”是一個大的概念,人們追求健康,除了需要醫療條件的改善以外,體育鍛煉的作用不容忽視。正在北京參加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體育界別小組討論的委員們認為,體育運動在預防疾病、病後康復等環節上具有獨特而重要的作用,在建設“健康中國”的道路上,體育不應缺席。
在最近幾年的每次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原國家體育總局體育醫院院長李國平都會帶來呼籲“體醫結合”的提案。就在去年,他的一項倡議得到了落實——在2015年,“運動防護師”這一新興行業被正式編入《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
對於“運動防護師”這一職業,李國平介紹稱:“這是一個新興的行業,原來是指運動隊當中的一類醫療保障人員,這個行業在歐美很流行,做的是保障性、服務性的工作,而在全國,這些年來也有了很大的拓展,這對開展好競技體育和全民健身工作都很重要。”
李國平表示,“體醫結合”就是用運動手段促進健康,在“醫療”個概念中加入運動體育的元素。“全民健身活動的開展應該在形成新風尚、建設健康中國上發揮應有的作用,因此我提出了體醫結合,發揮體育健身運動鍛煉在促進健康方面的作用,”李國平說。
擁擠的醫院、空曠的球場,各級醫院大門被擠爆的時候,強調通過體育來預防控制疾病,或許可以起到醫院“守門員”的作用。
與李國平一同參加基層調研的胡揚委員說:“體醫結合可以促進健康的理念。把全民健身搞好,不僅僅是體育界的事情,而且要與教育界共同工作。體育界培養的體育指導員主要在體育技能上指導,但現在體育的概念很廣,很多指導員缺乏醫療知識,很多醫生自己也不會指導體育健身活動,所以要把體育與醫學結合起來。”
從事體育教學多年的原北京體育大學校長楊樺委員說:“體育和衛生醫療更好結合,是大有可為的。體育可以解決在醫療衛生中解決不了的問題,可以改善治病難、看病難,特別是預防疾病,可以有效改善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另外,醫療衛生中的治療可以與體育結合起來,有條件的醫院,把運動康復方面的治療手段、方法,運用到一些常見病的治療中。”
對於“體醫結合”的具體做法,委員們建議,首先可以借鑒深圳等地的做法,將醫保卡餘額用於居民的健身需求,鼓勵健身鍛煉。其次加強健康體檢,可以開運動處方,把防病關口前移,從預防疾病開始改變人們的生活習慣。另外,應建立各級別“體醫結合”人才隊伍,保障全民健身工作順利開展。
李國平說:“要真正做好體醫結合,需要動員更多的專業、行業、專家進入到這個領域來,僅僅停留在體育行業是不夠的,希望能夠在醫藥衛生、教育等領域來推動全民健身運動的開展,最終落實到健康中國的願景上來。”
足球要火熱 頭腦要冷靜——兩會代表委員談中國足球發展
就在全國兩會召開之時,2016賽季的中超聯賽也拉開了大幕。頂著“史上最貴”的帽子——80億元的全媒體版權費以及層出不窮內外援“標王”,新賽季的中超聯賽同樣也是代表委員們關注的話題。
相比足球產業、足球市場的火熱,涉足足球圈的代表委員們卻更多了一份“高冷”——把目標制訂得更高些,把情緒把握得更冷靜些。在他們看來,足球產業火熱是好事,但大家應該給予足球青訓、青少年體育運動更多關注,不能只看“冰山一角”。
陳戌源代表:花錢要值,更要自我提高
全國人大代表、上港集團董事長陳戌源在接受新華社專訪時談到,目前中國職業足球的發展進入了快速通道,中超諸隊引援花了一些錢,有些引援費用很高,“但我覺得對中國足球發展是值得的”。
陳戌源說:“在爭奪歐洲某個球星時,你的開價肯定要比歐洲俱樂部更高一些,不然球星不願離開一個熟悉而完善的足球環境來到一個新環境。你把一流球星引入進來,一流的教練也會進來,帶來一整套高水平的訓練和技戰術模式,對整個球隊的實力提升是有幫助的。所以我覺得有些錢花得值得,就應該花。”
其實,在上世紀的日本,為了提升本國足球發展的水平,高價引進外援、引入教練的方式也出現過。當年巴西國家隊巨星“白貝利”濟科就曾加盟日本足球聯賽,延續著自己的職業生涯,並在退役後執掌日本國家隊的帥印。巴西著名球星鄧加也在而立之年後加盟日本聯賽。
陳戌源認可花錢引入優秀的外援和外教,但他也表示,更重要的是把本土的年輕球員培養起來。“上港的後防有薄弱環節,並不是一定要通過引援來解決。我們想引進一個本土球員,開價八千萬,虛高得太厲害了,”陳戌源說,“所以我跟主教練講,我們今年補強整個隊,主要靠自己,把我們的年輕球員態度端正好,訓練做好,我相信他們會成長起來的。武磊、蔡慧康、呂文君這批老帥徐根寶帶出來的球員,現在就很好。” (來源:新華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