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對VLFS研究得最廣泛和深入的是日本和美國。
日本國土狹窄,平原面積小,人口眾多,具有很長的海岸線和許多遠離本土位於太平洋中的小島。根據聯合國海洋法,日本擁有451平方公里的海洋專屬經濟區,是日本本土面積的 12倍。因此,日本政府歷來十分重視海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日本於1973年為建造關西國際機場,提出KIA計劃,進行大型海洋浮式結構物作為浮動機場的可行性研究。KIA前期計劃的浮動機場由主跑道和輔助跑道組成,主跑道長5000米、寬840米,輔助跑道長4000米、寬410米。採用的是半潛式結構。KIA後期計劃與前期計劃相比最大的差別就是採用了箱型結構型式,以降低建造成本。為了改善其在波浪中的運動特性,在超大型海洋浮式結構物外圍設置了一道防波堤。1999年8月4日,日本在神奈川縣橫須賀港海面上建成了一個海上漂浮機場。這個海上漂浮機場是1995年開始研製的,它由6塊長380米、 寬60米、厚3米的模塊焊接而成,有一條1000多米長、最寬處達120米的起降跑道。該機場於2000年進行飛機起降試驗,成功後將其拆除。該機場具有很大的軍事價值,戰時可以作為支援作戰飛機的移動基地使用。
美國自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為了維護其世界霸主地位,建立了一個遍布世界各地的海外軍事基地網,沙漠盾牌、風暴行動表明,作戰部隊和軍事裝備的快速移動性對打贏一場局部戰爭起到決定性的作用。但近20年來,由於社會、政治和經濟等方面的原因,美國的海外基地數量不斷減少,功能不斷削弱,並且這種趨勢還將繼續下去。因此美國工業界、學術界和政府有關部門的專家認為必須利用高技術,發展一 種可快速布置到預定海域的海上後勤基地,以減少對海外基地的依賴。1992年美國國防部從其預算中撥出專款進行可移動式離岸基地MOB(the mobile offshore base)的研究,MOB是一種多功能、可安置在近海或國際水域的浮動的後勤基地,它是由可自航的若干模塊在海上拼裝而成,可以為固定翼戰鬥機和直升機提 供跑道。除此之外,由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資助夏威夷大學實施超大型海洋浮式結構的研究計劃。
此外,英國也有過利用大型浮式結構物在原有機場旁建設新跑道的規劃。(觀察者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