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24日電/CBA第21個賽季落下帷幕,“一黑到底”的四川隊成為歷史上第五支總冠軍球隊。進入CBA僅3年的他們,成就了“灰姑娘”的童話,也讓球迷對聯賽的未來有了更多期盼,這既關乎競技水平和觀賞程度,更關乎聯賽在職業化之路上的探索。
去年,湘江之畔,中國男籃重登亞洲之巔,長時間堆積在球迷心中的鬱悶得到了排解。接下來的這個CBA賽季,參加亞錦賽的國家隊成員狀態大多保持不錯,又有胡金秋、趙岩昊這些後起之秀不斷湧現,多支球隊在爭冠過程中呈交錯之勢,從競技和觀賞層面上講,球迷看得很過癮。
遺憾的是,這個賽季裡的爭議事件還是不少。中國籃協開出的總共20張罰單中,有針對隊員賽場打架的、教練出言不遜的,也有針對球迷失控的、管理層行為不當的。換句話說,聯賽的參與者,基本都涉及其中。
出現爭議事件時,聯賽管理部門的罰單都會如期而至。這樣的做法並無不妥,參與方出現違規行為,就要為此付出相應代價。球場是整個社會的縮影,不是法外之地。然而比起一張張罰單,更值得人們深思的是,我們是否有辦法在源頭將預防這些不當行為,而不只是在事件發生後一罰了之?
關鍵之道體育咨詢公司總裁張慶認為,出現爭議事件時,不能只靠加大處罰力度,需要管理者在系統建設、人員配備、規則制定方面下力氣,“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做法解決不了問題,根本還是推動籃球運動的職業化改革。
常規賽郭艾倫被礦泉水瓶砸傷,以及總決賽川遼賽後爆發衝突,CBA在場館內外安保環節中的漏洞不容忽視。在大洋彼岸的NBA,場館安保人員通常會在暫停和節間休息時第一時間進入場地面向觀眾。在球隊替補席與後排觀眾之間,往往也有若干數量的安保人員密切關注觀眾的行為。如果CBA聯賽的安保人員能在比賽中時刻保持面向觀眾,也許郭艾倫被砸事件中真相不會等到36小時之後才水落石出。如果安保預案到位,球員入住酒店門前有足夠數量的安保人員在場,分隔在兩隊球員和球迷之間,也許肢體衝突也可以避免,或者至少能在衝突爆發後得到及時處置。
“這一厘米的距離,就決定了我與籃球的距離。”被砸中眼瞼後,郭艾倫曾在微博上寫下這樣一段文字。這段距離,或許也正是CBA與真正職業化聯賽之間的距離。
在講求“玩”的NBA,迎來職業生涯最後一季的科比能在他每個到訪的地方享受山呼海嘯般的歡呼;在講求戰績的CBA,迎接客隊的通常會是噓聲甚至謾罵。球場不是發洩負面情緒的場所,球迷文化的培養和塑造同樣是打造職業聯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職業聯賽是一個龐大系統,需要職業的球員、職業的教練、職業的管理者、職業的球迷、職業的安保等各方共同努力。運營如此龐大的一個系統,顯然不在人員數量有限、還要兼顧女籃以及國家隊的中國籃協一家的能力範圍之內。系統中的任何參與方無法從職業角度規範自身行為,聯賽的職業化似乎只能停留在口號上。
本賽季“中職聯”的成立,或許能成為中國籃球職業化改革的助推器。姚明說,“中職聯”的成立絕非“起義”或“造反”,而只是希望改革聯賽,讓俱樂部與籃協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利益共同體,以確保聯賽的核心利益。在中國籃協關於CBA聯賽管辦分離改革的方案得到上級部門的批准後,未來“中職聯”與由中國籃協和各俱樂部共同出資入股的CBA公司之間是否可以形成最佳合作模式,將考驗參與者的決心和魄力,也考驗其對中國籃球未來發展的遠見和期盼。
21歲的CBA,依然透著新意。賽季前舉行的選秀大會上,方君磊成為CBA歷史上的首個“狀元秀”。目前職業聯賽和大學生聯賽之間的渠道還沒有做到完全暢通,但選秀大會至少為渴望登上職業聯賽舞台的大學生球員提供了一個契機。
契機同樣擺在CBA和中國籃球面前。在去年《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印發,中國足球領域沐浴著改革春風之後,如果真正熱愛中國籃球的各參與方能從利益共同體的角度考慮聯賽長遠發展,CBA的職業化改革終究也會迎來“揚帆遠航”的那一天。(來源:新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