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新常態”下,中國經濟不會硬著陸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4-01 15:20:55


  中評社香港4月1日電/自2014年以來,中國經濟的增速開始放緩,國內生產總值(GDP)的年增幅從過去的8%-10%,滑落至2015年的6.9%。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有二:一是內因,中國GDP的絕對值已相當可觀,在基數龐大的情況下,實現更高速的增長殊為不易;二是外因,全球金融危機導致對中國出口商品的需求大幅回落。

  俄羅斯《獨立報》3月30日載文《“新常態”下的中國——中國經濟是否面臨“硬著陸”?》,文章說,經濟轉入增長指標相對較低的區間運行,這在中國被稱為“新常態”,這表明自2008年至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機之後,中國的經濟增長曲綫正在逐步發生改變。

  正如中國官方所說,現在GDP每增長1個百分點的增量,相當於5年前1.5個百分點、10年前2.5個百分點的增量。因此,“十三五”期間,中國經濟已無法再像改革開放早期及中期那般高歌猛進,這意味著GDP的增速也不再會突破7%。

  2015年,中國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增長9.8%。衆所周知,近年來,固定資產投資以及普通投資的增長規模決定著中國經濟是否能够保持高速發展的態勢。2015年,中國實際使用外資1263億美元,仍處於全球前三強之列。但若是換算成人民幣,你會發現它占中國經濟所獲投資的比例極小,僅相當於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1.4%。而中國的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則高達1180億美元。如此一來,有關部分外資因投資環境惡化而撤出會對中國經濟增長產生不利影響的看法缺乏依據。總體來說,投資領域的現狀不會對中國經濟的增長構成威脅。

  與此同時,中國也意識到,過去的經濟刺激手段,如工業、基礎設施等領域的固定資產投資,龐大的出口、大量雇用非熟練工人等,如今已不再有效,理當尋找推動經濟增長的新引擎。2015年中國出台了新的刺激手段,如通過提升居民購買力擴大國內市場、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發展清潔無污染工業等。與此同時,北京也承認,傳統意義上的經濟發展指標,如煤價、用電量、貨運量等,它們的增長會導致環境污染的加劇,因而正在逐步失去其對於經濟發展的重要價值。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