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央日報:國共論壇兩岸搭橋 應擴大舉辦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4-06 10:44:25


  中評社台北4月6日電/中央日報網路報6日發表社評說,近來國民黨內部針對“國共論壇”是否持續舉辦?或是改變型態?有許多不同的意見。其實,“國共論壇”迄今已經舉辦過十屆,這十年來集合了兩岸產、官、學者、專家,共同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貢獻智慧,並搭起雙方經貿文化交流合作的橋樑,成效卓著,不但應該持續舉辦,更要擴大舉辦才是。

  社評說,“國共論壇”正式名稱為“兩岸經貿文化論壇”,是由國民黨智庫“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與大陸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簡稱“海研中心”)共同舉辦,主要是依據2005年4月國民黨連戰主席與大陸領導人胡錦濤總書記共同發表之“五項共同願景”而成立。

  第一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2006年4月在北京舉辦,集合兩岸產、官、學者、專家與會,達成多項共同意見,提供台灣各界推動兩岸關係的參考。“兩岸經貿文化論壇”迄今舉辦過十屆,達成100多項共同建議,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奠定穩固的基礎。

  社評說,尤其第十屆“岸經貿文化論壇”2015年5月3日在上海舉行,雙方肯定十年來兩岸關係由緊張走向和平,創造和平紅利,成果得來不易,兩岸應該繼續堅持走和平發展的道路,提升兩岸合作層次。大陸方面重申九二共識,深化兩岸互信基礎;台方則向大陸表達台灣參與國際組織及活動的希望,也讓大陸方面正視“中華民國”,強調兩岸對等立場。“兩岸經貿文化論壇”確實是兩岸各界最有效的意見溝通平台。

  目前兩岸然以“九二共識”為基礎,恢復海基、海協兩會的制度性協商管道,並且以“先經後政、先易後難”的原則,舉行過11次會談,簽署23項協議。但是隨著兩岸協商議題逐漸進入“難”的階段,兩岸實有必要多一些管道,來溝通這些“難”的議題,以便增加協商的效率。

  除此之外,兩岸經濟議題的協商也逐漸進入尾聲,文化、教育等相關議題逐漸浮上檯面,再加上大陸方面非常渴望談“終止敵對狀態”、“簽署和平協議”、“建立軍事互信機制”等相關的政治議題,兩岸也可以透過“兩岸經貿文化論壇”作非正式的溝通,等到雙方逐漸有共識時,再進入海基、海協兩會的正式協商程序,如此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社評說,過去美蘇兩強在冷戰對峙時期,仍然保持多重管道的溝通對話,以避免發生戰爭。因此,目前兩岸雖然已經恢復海基、海協兩會制度性的溝通管道,但仍可透過“兩岸經貿文化論壇”,為雙方搭起一座溝通橋樑,在消極方面可以避免誤解、造成誤判而發生衝突;積極方面,可以增進兩岸在經貿、文教等各方面的交流合作,甚至在政治議題方面作鋪墊工作,以利將來兩會的協商。

  綜合過去十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舉辦,我們認為有以下的成效:首先,“兩岸經貿文化論壇”是兩岸重要的溝通交流平台,兩岸產、官、學者專家透過“論壇”交換意見,增進彼此對問題的瞭解,建立雙方的共識基礎,進而逐步累積雙方互信。

  其次,“兩岸經貿文化論壇”是與大陸最直接的溝通管道:過去連戰榮譽主席、吳伯雄榮譽主席多次與中共胡錦濤總書記在論壇見面,雙方面對面討論兩岸和平發展的共同願景,是最直接、有效與大陸的溝通管道。

  民進黨即將在520執政,依照目前的氛圍,兩岸領導人會面、兩案事務首長會議、兩岸熱線、甚至海基、海協兩會制度化協商管到都會受到影響,在這關鍵時刻,更加凸顯“兩岸經貿文化論壇”的重要性與必要性。

  社評說,事實證明,過去十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作出重大貢獻,成效相當卓著,未來不但要持續舉辦,還要擴大舉辦,繼續提供兩岸關係發展建言,輔助海基、海協兩會的協商,合力推動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為兩岸同胞開創繁榮美好的未來。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