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4月7日電(記者 黃博寧)距去年十二月扶貧委員會發佈《退休保障 前路共建》諮詢文件已4個月有餘,昨日民建聯舉行討論諮詢會議,邀請政務司長林鄭月娥及勞工福利局局長張建宗出席。民建聯主席李慧瓊表示,理解社會對於“全民派發”以及“有經濟需要援助”兩種方案的糾結,社會上有不同意見,難抉擇、難落實,達成方案立法會通過可能亦不高,在中長期方案難實現的情況下,希望政府能出台一些中短期方案,建議將領取生果金及醫療券的年齡從70歲下調到65歲,並對8萬元的資產審查線、對沖制度進行相應調整。
2013年5月,扶貧委員會曾邀請香港大學榮譽教授周永新領導團隊就改善現時社會保障制度進行研究,成果在14年8月公佈。去年年底,扶貧委員會參照報告及社會團體意見按“有無經濟需要”提供兩套模擬方案,並展開為期半年的公眾意見諮詢。
“不論貧富”的方案中,政府注資500億元,引入薪俸老年稅,年滿65歲長者每月可領取3230元,至2064年全港258萬名長者可受惠。“有經濟需要”的方案中,政府新增經濟審查模擬方案,單身及夫婦長者資產上限分別為8萬元及12.5萬元,合資格者方可每月領取3230元,料至2064年,逾250萬長者中僅60萬人可領取。就是否需要“資產審查”,社會仍有較大爭議,料在僅剩的3個月諮詢期中難以達成共識。
政務司長林鄭月娥對“不論貧富”原則有保留,認為這令公共財政的可持續性更嚴峻,且要大幅加稅削弱競爭力。以單一稅項作比較,全民老年金方案需增加利得稅平均4.2個百分點以支付新增開支;另一模擬方案僅平均加0.4個百分點。若改為調整薪俸稅標準稅率或開徵銷售稅,全民方案平均要增加8.3個百分點或4.5%;有經濟審查方案則上調0.9個百分點或0.5%。
她表示,全民不論貧富的計劃意願良好,但必須量力而為,若把公共資源集中投放在全民養老金上,則長者的其他訴求,如公共房屋、醫療、安老院舍、社區照顧難以顧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