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4月8日電/對於鋼鐵行業來說,過去的2015年裡整個行業度日之艱,已在上市鋼企陸續披露的年報中得到了充分展現。一個非常明顯的現象是,往年市場還在“吐槽”一些鋼企靠政府補助扭虧為盈,而2015年許多上市鋼企面臨的巨額虧損卻是連政府慷慨輸血都已不過“杯水車薪”了。
截至目前兩市已有13家上市鋼企發布年報,數據顯示,2014年這些鋼企合計淨利潤約為56.2億元,當年獲得的政府補助總額約為24.9億元;而到了2015年,雖然獲得的政府補助金額大漲了兩成多至31.3億元,但當年的淨利潤總額卻由盈利變為巨虧,虧損額高達217.1億元。
從單家鋼企來看,2015年,重慶鋼鐵獲約9.69億元政府補助,報虧約59.9億元;馬鋼股份獲補助3.46億元,報虧51億元;華菱鋼鐵獲補助1.57億元,報虧40.2億元;鞍鋼股份獲補助1.28億元,報虧46億元。
而事實上,在整個鋼鐵行業中,這些上市鋼企作為業內的龍頭,無論是在政府扶持的力度上還是在融資渠道、成本等方面,都處於優勢地位。上市鋼企尚且如此,可以想見整個鋼鐵行業面臨的困境。
記者從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網站獲悉,4月7日,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黨委書記兼秘書長劉振江在鋼鐵行業財務工作座談會議上發表講話。劉振江表示,2015年是鋼鐵行業效益最差的一年,也是全行業真正的“嚴冬”。會員鋼鐵企業主營業務連續12個月虧損,從2015年7月份開始出現嚴重虧損,去年下半年整體效益大幅度下滑,每月虧損額都在100億元以上。主營業務全年累計虧損超過1000億元,同比增虧24倍;加上投資收益等項目合計全年利潤總額為虧損645.34億元,而上年利潤總額為盈利225.89億元。
劉振江同時表示, 2016年全行業虧損的局面還沒有改變,1-2月份虧損114億元,2016年的重中之重是把“去產能、控產量、增效益”抓出成效。
“鋼鐵產業的寒冬還會持續相當一段時期,在寒冬中優勝劣汰,過剩的產能得到出清,產業才能進入一個健康發展的周期。”我的鋼鐵網資訊總監徐向春也向記者表示。
一方面是嚴峻的去產能任務,另一方面是多年“輸血”未見積極成效,還給地方財政帶來巨大壓力,目前一些地方政府也已開始轉變態度。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政府此前就宣布,將停止對僵屍鋼鐵企業的財政補貼和各種形式的保護政策。自治區工信委相關人士分析指出,僅僅靠財政補貼和出台各項扶持的優惠政策,已經不能解決新疆鋼鐵產業的問題,只有化解過剩產能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
這也從位於新疆的上市鋼企*ST八鋼近幾年的命運可見一斑,儘管2014年和2015年分別獲得了2304.3萬元和4533.6萬元的政府補助,但這兩年該公司分別巨虧了20.3億元和25.1億元。
對此,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委書記張春賢亦強調指出,2016年新疆將堅決制止鋼鐵等行業新增產能,即使是先進產能也要嚴格控制。通過差別電價、環保節能政策等經濟手段,加大淘汰落後產能力度,該關的企業一定要關,不能手軟。
來源:證券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