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不樂觀是經濟,但也與兩岸有關。蔡林團隊治理成敗的關鍵在經濟表現,連帶民眾所得能否增加,生活更安定寬裕、政府財政能否改善,增加福國利民政策。坦白說,決定因素並不完全在台灣自己,以今天中國大陸經濟實力與國際地位,蔡英文政府或許不願意承認,但兩岸關係不理順,大陸如果刻意擠壓、排擠台灣,台灣經濟就不可能脫困。甚至如果兩岸關係重回陳水扁時代,官方溝通管道斷絕,民粹力量相互對抗,兩岸民間對立,台灣則將無寧日,經濟必也伊於胡底。
第三個不樂觀是當代民主政府都處在權力解構與虛弱化的困境中,“微權力”時代的到來,是民主政府的共相,蔡英文政府也難逃“微權力”的洪流。“今天上神壇、明天下油鍋”的民意翻盤、政治領袖神話變笑話已成為常態。政治人物的保鮮期、新政府團隊的蜜月期也快速縮短。8年前馬英九與劉兆玄承載了極高的民意支持度風光組閣,“內閣”名單也受到社會肯定,但最後只有18個月壽命。近例則是上任1年多,民調就從雲端掉落凡塵的台北市長柯文哲。
不論從“人”或“勢”,蔡林政府都不算有好的起手式。在“人”、“勢”兩不利情況下,可說是以“開低”出場,這是莫大的警訊。那麼,要如何讓這樣的“開低”,不致於“走更低”?新政府須把握兩個準則,其一,林全要研究民進黨第一次執政唐飛的失敗經驗,避免重蹈覆轍。林全要警覺,民眾不會等待,必須在1年內有所作為、交出成績。否則等到人民的期待落空,失了民信,政策的推動難度將加倍;其二,民進黨必須團結,尤其黨籍“立委”應體恤蔡英文的“開低”困局,不要再繼續走鐘扯蔡英文後腿,蔡、林在理順兩岸關係的同時,必須爭取民進黨各派系、包括一邊一國勢力的支持。
政治思想家梁啟超在《李鴻章傳》中寫道:“時勢造英雄,英雄亦造時勢。”觀諸歷史,有時英雄強可造時勢,有時則是時勢強可造英雄,但更多時候,英雄與時勢是表裡連動的,常常同強同弱。若以此論蔡、林人事布局,則恐怕有“英雄”、“時勢”雙弱的內外雙憂,值得警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