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23日電/4月22日,證監會副主席李超表示,包括基本養老金、企業年金、職業年金、全國社保基金在內的各類養老金市場化投資運營已經不存在政策障礙。
他是在由中國基金業協會主辦的“個人養老金制度與實踐國際研討會”上作出上述表示的。
李超指出,強大的養老金管理體系既是社會發展的穩定器,也是資本市場良性發展的壓艙石。作為最重要的長期資金,養老金能夠發揮長期價值投資優勢,改善資本市場投機性強和波動性大的痼疾,並推動公平、有效率的經濟增長。同時,養老金投資也迫切需要一個更加健康、穩定、為投資者創造價值的資本市場。
“養老金作為社會穩定的安全閥,在現代經濟與社會發展中發揮著獨特價值。在投資運營上,成熟的養老金通過直接或間接的方式,廣泛投資於本國乃至全球有長期回報能力的資產,使養老金參與人平等地享有經濟增長成果,是另一種形式的收入平等。”李超表示,養老金不斷地將當期儲蓄的一部分轉化為長期資金,由專業機構配置於股票、債券,或直接投資於公司股權或資產,追求長期穩健收益,自發地轉化為經濟增長所需的長期資本,從而提高了全社會金融資本的配置效率。
李超指出,中國養老金體系的完善需要存量改革與增量改革並重,增量改革要重點加快建立以個人養老金賬戶為基礎的第三支柱養老金體系。他建議加快構建以個人賬戶為基礎的第三支柱養老金體系,使個人賬戶按積累制獨立運作,提高繳費激勵和保障水平,彌補第一、第二支柱的不足,更好地保障未來全體國民的老年生活水平。
李超認為,“第三支柱養老金制度設計需要考慮三個要素,一是參與機制具有普惠性;二是繳費機制遵循自願原則且有足夠激勵;三是運行機制透明高效,有成本效益優勢,提供多種符合養老需求的金融產品。因此,我國第三支柱養老金應當充分借鑒國際成熟經驗,最大程度上將社會分散的、缺少生命周期規劃的養老資金轉化為集中管理的基金,通過專業化運作,提升國民自我養老保障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