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智庫成果的政策匹配度較低。對此,應從三個層面突破:拓寬渠道,將智庫成果報送至更多的決策部門;拓展思路,為市場提供更為專業的政策咨詢,引導思想產品市場蓬勃發展;豐富智庫成果的形態,不囿於資政報告等既有形態,拓展智庫成果的類型和載體。
高校智庫的評價體系不夠完善。沒有明確統一的評價標準,智庫成果報送渠道就容易被堵塞。高校智庫可以從政策咨詢的能力、活力和潛力三個角度來完善評價體系:能力是指研究課題與咨詢報告服務國家決策的適用程度、水準高低;活力是指智庫及其成果在學界和媒體曝光度以及智庫產品的數量及發布頻率;潛力是指權威排名、專家意見以及智庫與國家未來發展方向、需求的吻合程度。
高校智庫的“旋轉門”缺乏活力。目前,中國智庫的“旋轉門”多是單向的,鮮有政府官員進入智庫。高校智庫應積極推動“旋轉門”的雙向流動,通過相關政策機制的探索鼓勵、吸引官員進入高校智庫,打通政學資源。
高校智庫對於學術獨立性和政策應用性之間的關係存在認知偏差。這種偏差一方面來源於一些人對咨政工作的錯誤理解;另一方面來源於如何平衡學術人才和咨政人才之間的關係。
在高校智庫的下一個發展階段,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是推動高校智庫創新發展的必由之路。為了應對各種現實挑戰,高校智庫需要提前布局,規劃未來。
高校智庫建設必須登高望遠。在“服務國家戰略上”,要自覺圍繞黨和國家發展戰略,強化問題導向、應用導向,構建需求對接、重大決策跟蹤、制度化智庫成果轉化等服務決策新機制;在“趕超國際標杆上”,既要堅持特色發展,也要參考國際經驗,發揮市場配置創新要素的導向作用,充分利用互聯網和社會媒介,不斷拓展和深化對外關係與公眾參與。
高校智庫建設必須內外兼修。應立足學科優勢,圍繞改革開放當中的熱點、難點,甚至是痛點問題進行精准把脈,並著眼於宏觀價值理念與切實執行操作的有機結合,讓“為民”的理念真正取得“善治”的實效。
高校智庫建設必須注重人才建設。高校智庫不僅需要專業人員,也需要智庫運營管理人員;不僅需要吸引成名的大家,也需要培養初出茅廬的新銳。要用好一批人、儲備一批人、培養一批人,在領軍人物的帶領下,形成一支規模適度、學科綜合、結構合理的智庫隊伍。
高校智庫建設必須樹立“中國意識”。高校智庫應立足中國國情,深入研究事關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戰略性、前瞻性、儲備性課題,在政策建言當中提出“中國方案”,在輿論引導上打造“中國話語”,在公共外交上彰顯“中國形象”,在宣傳闡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方面發揮積極作用。(來源:光明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