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如何處理好“新時代”的中日關係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5-02 16:30:31


 
  岸田文雄表示,中日“在確認‘互為夥伴關係,互不構成威脅’的同時,發展了戰略互惠關係。”那麼,今天日本真的視中國為“夥伴”,還是以鄰為壑?日本若真的不視中國為“威脅”,為何不斷鼓噪中國威脅並不斷擴充武力?值得注意的是,去年6月,安倍的“制定新安保法主要為了應對中國在南海的活動”,可謂一語道破天機:鼓噪“中國威脅”是為解禁集體自衛權、突破專守防衛政策尋找“依據”。

  正因為日方不能正視現實,言行一致,“為和平作出切實努力”,才使中日“合作”遭受打擊。

  經貿合作是中日之間最主要的合作,是影響中日關係的重要因素,這一因素始終受到雙方政治關係的影響。“政經分離”、“政熱經熱”、“政冷經熱”、“政冷經冷”,這些表述本身即反映了中日政治和經濟關係的關聯性。日本企業對華投資所以在2012年達到峰值,是因為當年9月日本政府對釣魚島實行所謂“國有化”後,日本企業對華投資急速縮減。2015年,全球對華投資同比增長了6.4%,而日本對華投資則同比減少了25.2%,不到2012年峰值時的一半,日本政府是否應對此承擔責任?3月17日,中國商務部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2月,日本對華投資止跌回升,同比增長了14.5%,但總體狀況仍不容樂觀。確實,如岸田文雄所言,“日中間可進行雙贏合作的領域很多,而且具有尚未發揮出的巨大潛力”。但是,將潛力變為現實,必須真正“互為夥伴關係,互不構成威脅”。

  岸田在演講中還引用了日本前總理大平正芳1979年訪華時的講話,“國與國之間的關係中最重要的,是兩國國民心連心的強大信任。而支撐這一信任的關鍵是國民間的相互理解。”他承認,“不被國民感情支撐的外交關係是脆弱的”。目前,中日雙方國民彼此的好感度依然低迷。根據去年10月中國外文社和日本輿論NPO共同調查發布的數據,中國受訪者“對日印象”不好的比率為78.3%,日本受訪者對中國“印象不好”的比率為88.8%。雖然較前一年有所改善,但依然居高不下。與之形成對比的是,中國70.1%的受訪者和74.4%的日本受訪者表示中日關係“重要”和“比較重要”。為何形成這種反差?用王毅外長的表述,“其中的原因日方自己最清楚”。

  岸田文雄還表示,“雖然日中關係已經具備改善的基調,但所面臨的課題仍然很多,構築符合新時代的日中關係的道路並非輕而易舉。”那麼,當今哪些課題是最緊迫、首先必須解決的課題?民調顯示,對“阻礙兩國關係發展的主要問題”,兩國受訪者最擔憂的是“領土爭端”。因此,如何順應民意,在東海南海避免矛盾激化,不僅是日本政府必須解決的緊迫課題,而且是改善中日關係不僅有“真心”,而且有誠意的體現。

  (來源:中國網;作者:馮瑋 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