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直到目前,上述兩個規範的正式文件均尚未出台,而互聯網金融風險已經在去年8月至今大規模接連暴露。
在14部委會議上,央行力推《非存款類放貸組織條例》早日出台,據《第一財經》報道,央行相關負責人稱,引導民間借貸規範化,推動非存款類放貸組織依法合規經營,是解決民間借貸領域非法集資頻發的關鍵舉措之一。
“至於美國互聯網金融(美國稱為FinTech,科技金融)的情況,我們普遍認為沒有可比性。”前述央行人士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因為美國在實現互聯網金融以前已經具備了完善的個人征信體制,並且金融立法完善而清晰,它有效地將所有的風險提前做了相關的約束。”
為何互聯網金融在中國如此火爆?在全球前三大對衝基金Och-Ziff Capital任量化分析師的Ryan You接受時代周報記者採訪時認為:“主要因為中國傳統金融行業比美國落後了太多,比如存款和貸款的利差,比如不允許房地產企業通過正規市場發債融資,比如中小企業貸款難,從而讓FinTech不僅是優化,而是實際解決了很多金融需求。”
與中國強調互聯網特性不同,Fintech強調正在發展的新金融體系的科技性。比如,唐學鵬告訴時代周報記者,小牛集團的CTO(首席信息官)是從甲骨文公司挖來的。
但科技性帶來的,是快速增大的監管難度,而國內的一行三會以及相關部門,仍然採用前科技方式來進行金融監管。
3月30日,《北京市群眾舉報涉嫌非法集資線索獎勵辦法》出爐。據《新京報》報道,北京對被採用的舉報線索最高可獎勵10萬元,獎勵資金納入北京市級財政預算。
財新網的報道中,一名證監會人士表達的觀點凸顯了這一監管困境:“登記的時候也沒檢查,幾個人怎麼檢查2萬家私募基金?憑什麼此人登記了之後,幹的壞事就歸我管了?”銀監會也同樣面臨監管資源不足的問題。目前銀監體系共2萬左右的員工,“現在這些人光管銀行都忙不過來,任何一個處室都只有幾個人,拿一個處對應3000多家P2P,怎麼管?”(綜合 時代周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