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油桶邊玩耍的兒童。 |
中評社北京5月4日電/春天已經到來,北緯89度卻還沒有一絲一毫冰雪融化的跡象。它們依然扎實,現出青色,時間仿佛因為極晝變得溫和而綿長。
覆蓋著白雪的地球屋頂縮成餘敬中手中的地圖,藍色的海洋與白色的陸地呈現在這位紀錄片總導演的面前。地圖已經褶皺,但在《北極,北極!》紀錄片裡,一切還都那麼鮮活。
這部歷時3年拍攝的8集紀錄片剛剛在中央電視台播完,畫面從極晝到極夜,從零下40多攝氏度到零上30多攝氏度,從北極點到北極圈覆蓋的所有國家。
鏡頭裡,因紐特喉歌響起,這是女人之間的競技。兩個女子面對著面,模擬日常生活的聲音和大自然的聲音。但這種動人的聲響很快就被機器的轟鳴覆蓋,隨著北極資源的開發,錢幣掉進口袋的聲音成為主旋律。
爭奪北極地下財富的發令槍已經響起,新的機會浮出水面,但另一些東西將永遠沉入海底。高緯度的格陵蘭島是世界最大島嶼,每年冰川融化量達到2150億噸,相當於地球上每個人每小時流失3公升水。
藍色星球上任何一個角落的氣候變化都會在北極雙倍放大,反之亦然。
“北極看似很遙遠,但其實很近”
在巴尼歐大本營簽完生死協議,攝制組人員登上了飛往北極點的飛機。
他們呼出的氣很快變成霜掛在帽檐上,長頭髮的姑娘成了“白髮魔女”,男人的胡子眉毛上也都掛著冰溜子。
“一張嘴,風吹過來,像電鑽鑽牙齒一樣疼,是疼,不是冷。”導演助理薛詩怡回憶當時的情景。零下35攝氏度,沒有任何擋風的建築和樹木,他們穿著三層的鞋,長及膝蓋,最外一層皮,中間一層氈,裡面一層毛。鞋裡再穿兩層襪子,外層羊毛襪,裡面一雙厚棉襪。三四個暖寶寶貼在攝像機上,但在回去的路上,機器還是黑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