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美國激光炮。 |
中評社北京5月24日電/“中國導彈PK美國激光、無人機、電磁軌道炮:誰能贏?”這是美國媒體22日拋出的新課題。報道認為,“潮水般湧來的解放軍導彈”將壓倒美軍在西太平洋地區有限的反導能力,美軍只能把應對的希望寄托在未來高科技上。
《環球時報》引述美國《國家利益》雜誌網站報道稱,美國戰略與預算評估中心研究員馬克·甘辛格和布萊恩·克拉克共同起草了一份評估報告,對美軍的“軍事技術優勢”提出質疑。該報告宣稱,中國具有快速生產大量高精度遠程導彈的能力,“可以動用成千上萬枚巡航導彈和數以百計的彈道導彈打擊美國駐韓國、沖繩和關島的軍事基地”。儘管該地區的美軍也具備反導能力,但“即便一艘‘伯克’級驅逐艦裝填90枚以上的反導導彈,但解放軍只需發射32枚反艦導彈(花費不到1億美元),就能耗光一艘驅逐艦搭載的所有反導導彈(價值3億美元),而僅需一枚解放軍導彈命中,就能讓價值20億美元的‘伯克’級驅逐艦完蛋”。因此報告認為,如果美軍用傳統戰術對付解放軍導彈,“遲早會破產”。
該報告認為,美軍針對中國導彈的“最佳抵消策略”是採用新穎的高科技武器,包括五角大樓研製的高速電磁軌道炮、防空激光武器乃至人工智能的無人作戰飛機等,它們將大大降低美軍作戰成本,並主動打擊解放軍導彈發射陣地。例如美國諾·格公司研製的試驗性固體激光武器已實現全功率開火6個小時測試,並在一定程度上實現小型化。還有號稱能在中美大戰中癱瘓解放軍導彈的電磁脈衝武器,它與之前的型號不同,使用的能量來自激光,並採用激光制導,因此可以精確地瞄准目標。此外電磁軌道炮也是美軍冀望的“導彈殺手”,“伯克”級驅逐艦只能攜帶96枚防空導彈,而電磁軌道炮能輕鬆配備數百枚炮彈,極大提高戰艦的戰鬥力。
不過有分析稱,美軍和防務智庫挖空心思拿高科技武器破解所謂“解放軍導彈威脅”,本質上仍是冷戰思維作祟。在信息化時代,軍事技術與民用技術的分界越來越小,諸如無人機、激光、定向能一類技術的軍民轉化非常迅速,美國不可能壟斷各種植根於民用科技的先進武器開發。美國軍方和智庫大搞“高技術抵消”戰略,只會把世界帶進另一個沒有必要的冷戰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