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內對高考“黑色產業鏈”有深入研究的信息安全專家楊蔚介紹,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發展,犯罪手段日益變化,針對高考相關的詐騙近幾年屢禁不止,涉及考生、家長相關的數據交易、教育產業上下游利益鏈條龐大,從數據交易買賣到信息傳播、業務推廣一系列產業已經非常完善。
在這條“黑色產業鏈”上,用戶信息洩露可視為高考詐騙的源頭。犯罪分子首先通過各種手段收集到考生和家長的個人信息,然後再有針對性地實施詐騙行為。目前,用戶信息在網上甚至已經公開買賣。楊蔚告訴記者,就在近期,已經觀察到有相關用戶在網上非法交易,其中主要是針對短信群發推廣與數據交易買賣行為。
比如近日在網上,有人以“一家教育培訓公司負責人”身份發布的求購信息顯示,公司需要一批能夠拿到gov站點的人員,希望能夠拿到站點裡面的用戶報名數據,一個站點出價一萬到幾十萬元不等。類似這樣的買賣信息在一些網絡論壇、QQ群、微信群裡並非少數。
近年來國內信息洩露問題日益嚴重,規模驚人。漏洞響應平台“補天平台”統計數據顯示,該平台2015年收錄的可造成個人信息洩漏的漏洞多達1410個,涉及網站1282個,可導致洩露的個人信息量高達55.3億條,這一數字較2014年的23.6億條翻了一倍還多。隨著非法倒賣的個人信息在網絡犯罪中被越來越多地使用,個人信息的洩漏已經成為電信騷擾和盜號、詐騙等犯罪頻發的首要原因。
據專家介紹,信息竊取和洩露只是電信詐騙的源頭,從開發製作、批發零售到詐騙實施、分贓銷贓,電信詐騙可劃分出多達釣魚編輯、木馬開發、盜庫黑客、電話詐騙經理、短信群發商、在線推廣技師、財務會計師等十多個不同工種,他們分工明確、協同作案,形成了完整的電信詐騙地下產業鏈。
甚至在詐騙實施過程中,還出現了“詐騙導師”的新職業,這些擁有心理學博士學歷的高級人才,還會為詐騙寫好完美的劇本,更專業攻破受害者心理防線,使其上當受騙。
學校、教育機構 或洩露考生信息
針對當前花樣繁多的“高考詐騙”行為以及愈演愈烈的信息洩露現象,中國信息安全技能競賽(ISG)組委會負責人王懷賓表示,需要從考生和家長、學校和教育機構、培訓機構、政府部門等多個環節進行預防和治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