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7月11日電/1978年秋天,廣東惠陽地區的一位基層幹部,給時任省委第二書記習仲勛寫了一封措辭尖銳的批評信。“這封信寫得好,還可以寫得重一點。下面幹部敢講話,這是一種好風氣,應當受到支持和鼓勵。”習仲勛不僅很快回了信,還將信轉發各地,並委托省委一位書記到惠陽出差時與寫信者面談,推動解決來信反映的水利問題。“不要怕聽刺耳的話”,習仲勛對待批評聲音的態度,仍值得細細體味。
古人講,“有過是一過,不肯認過又是一過;一認則兩過都無,一不認則兩過不免。”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一個人,假如身上有缺點、行為有過錯,不要怕被別人批評指出。接受批評才能改正錯誤,最終“兩過都無”。抗日戰爭時期,一位老鄉針對部隊個別同志沒有認真執行群眾紀律的問題,給軍分區司令員提了意見。毛澤東聽說後,認為“這是天大的好事”,並鼓勵群眾多提意見,“批評我們就是幫助革命”。有容得下尖銳批評的胸襟,才能成就“水唯善下能成海”的偉大。
很多時候,群眾的批評、抱怨可能不甚悅耳,背後卻是他們最迫切、最急需解決的問題,蘊藏著他們對解決問題的殷殷期盼。當年,周恩來前往河北邯鄲伯延公社調研,農民張二廷直陳浮誇弊端,“火藥味”很濃。周恩來聽完後,卻動情地說,你是敢講真話的人,咱倆交個朋友。其實,所謂尖銳的批評,無非就是言辭犀利一些,態度不留情面一些,問題提得鮮明一些。從改進工作的角度講,這樣才能更好地紅臉出汗,最終治病去疾。
群眾來自四面八方,各自經歷不同,觀點和想法肯定是五花八門的,不能要求他們對所有問題都看得那麼准、說得那麼對。這就更需要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那樣,“多一些包容和耐心”,及時吸納建設性意見,及時廓清模糊認識,及時化解怨氣怨言,及時引導和糾正錯誤看法。
聞過則喜,知過不諱,改過不憚。陳雲說過,“有錢難買反對自己意見的人”,他自己“特別喜歡聽‘壞話’”,原因就在於,“‘壞話’其實大部分是老實話。是寫字台上的頭條新聞”。的確,理不辯不明,反對的意見、刺耳的聲音,往往是問題的“聽診器”,改進工作的良方,也許一時有礙所謂的“面子”,但有利於從多個角度考量,讓決策在“交換、比較、反覆”中更為縝密科學。如今,步入改革深水區之後,利益訴求多元、思想觀念多樣,更是要求我們能夠包容不同思維,善於打撈“沉沒的聲音”,唯有如此,才能不斷求取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的同心圓。
不可否認,仍有一些領導幹部習慣於所謂的“耳根清淨”,不善甚至不敢、不願傾聽群眾的批評。對此,習近平總書記的告誡值得所有人認真記取:對於那些出於善意的批評,“不論是對黨和政府工作提的還是對領導幹部個人提的,不論是和風細雨的還是忠言逆耳的,我們不僅要歡迎,而且要認真研究和吸取。”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