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7月14日電/周末夏夜,黃浦江畔,來觀燈的遊客熙熙攘攘。不時,兩三老外穿插其間。這是目前中國最國際化的城市。
江水兩岸,一邊是英倫風格、擁有百年歷史的海關大樓,另一邊則是現代化建築林立的金融中心——陸家嘴。外灘之上,歷史的縱深、開放的前沿在這裡交織,聽著來往的年輕人的各地口音,總能讓人感受到這座城市的活力。也就是從這裡開始,向北、向南、向西,包含三省一市26座城市的世界級城市群,正在長三角21.17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鋪展開來。
全球城市:開放中的亞太門戶
6月27日,記者來到上海虹橋,這裡是長三角城市群“Y”字結構的交匯點。從這裡坐高鐵,45分鐘可到杭州,67分鐘可到南京。在這個連接中國經濟最活躍地區與世界的核心地帶,虹橋中央商務區正拔地而起。
“面向全球、輻射亞太、引領全國的世界級城市群”“上海要提升全球城市功能”——對於這樣的高定位,長三角城市群能否擔得下來?
數據說話:長三角地區貨物進出口總額和實際利用外資總額分別占全國的32%和55%。2015年,上海全年新設跨國公司地區總部45家,累計落戶上海的跨國公司地區總部達535家,數量居中國內地首位。
長江經濟帶區域通關一體化改革自2014年9月在長三角啟動,初期試點上海、南京、寧波、杭州、合肥五個關區,隨後推廣至長江經濟帶12個海關,真正實現了“十二關如一關”。目前僅江蘇就有8萬多家進出口企業,七成以上貨物從上海口岸出口。實施通關一體化改革後,上海自貿區的海關監管創新在區域內複制推廣,使企業通關成本進一步降低。
幾年來,上海自貿區等對外開放平台建設不斷取得突破,長三角國際貿易、航運、金融等功能日臻完善。未來,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及亞太示範電子口岸網絡運營中心、中德合作(安徽)智慧產業園、中澳現代產業園(舟山)、中意寧波生態園……一大批新的雙邊多邊開放合作平台即將在長三角落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