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7月15日電/吉爾吉斯斯坦轉向中國 就在俄正走下坡路之際,嚴重依賴赴俄務工人員匯款和對俄貿易的吉爾吉斯斯坦,越來越指望中國作為提供確保其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
俄持續不斷的經濟危機正嚴重影響吉經濟表現。同時,比什凱克的主要收入也因吉國的歐亞經濟同盟(EEU)成員國地位而日漸縮減。未加入EEU前,對中國商品的轉口貿易使吉最大的巴扎(大市場)生意興隆,年營業額超過29億美元。但如今EEU限制中國進口的關稅已導致該巴扎交易額銳減一半多。2013年以來,中國對吉出口已降低近1/3,致使該國經濟進一步下滑。EEU成員國地位還令吉遭受來自鄰國哈薩克斯坦的額外壓力,後者正尋求開辦中亞“最大巴扎”。儘管哈霍爾果斯經濟特區到2020年才將全面運營,但已在中國大規模投資和免稅區的助推下開始重繪該地區貿易路線。
吉爾吉斯斯坦當局相信,俄羅斯曾經承諾的一些大項目,如今已無法踐行。事實上,對吉地方政府而言,開始向中國轉向才是更好的選項——這點已顯而易見。北京如今是有能力保護吉國內穩定的重要戰略夥伴。中國提供必要資金的能力及其在吉成功修建水電站的經驗,對比什凱克極具吸引力。
因此,吉很歡迎絲路經濟帶倡議,相信該國經濟將從中國的長期繁榮中受益頗豐,相信中國資金將促進該國發展並帶來盼望已久的經濟復甦。吉當局最近宣布了一項計劃,將把40家中國工廠遷往該國以實現“再工業化”。工廠列表令人印象深刻,包括釀造廠、紡織廠、棉花生產線和矽加工廠等。此舉將有助於吉創造新的就業崗位、降低失業率和減貧,進而加強該國政治領導層岌岌可危的地位。最後,比什凱克還希望中國企業終將對投資吉自然資源感興趣,這會進一步確保該國的長期穩定。
(來源:環球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