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後來圍繞組建仲裁庭的事態進展看,不得不說,戴尚志的直覺是正確的——5人組成的臨時仲裁庭中,除一名德國籍仲裁員為菲方指派外,其他4名分別來自法國、荷蘭、波蘭、加納(英國雙重國籍)的仲裁員均由柳井一手指派。
期間有個小插曲。柳井一開始指派的首席仲裁員是斯里蘭卡人品托,但品托因妻子是菲律賓人請求回避。
其實,更應該回避的正是柳井本人。
一邊當“國際法官”,一邊當“首相智囊”
《國際司法獨立性原則》第8段明確規定,法官/仲裁員從事的司法職能以外的活動不得與司法職能相衝突,不得減損其司法任職的公正性。
然而,柳井作為國際海洋法法庭法官的“硬傷”恰恰在於,他在國際海洋法法庭任職期間“一心兩用”,並深度參與到與日本軍事、安保政策密切相關的政府智囊團中。
小泉政權期間,柳井被選為首相咨詢小組“安全保障和防衛力懇談會”成員。2007年,安倍晉三組建首相咨詢小組“安保法制懇談會”,選用柳井出任會長,重點討論修改與集體自衛權解禁相關的憲法解釋。後因安倍辭職,“懇談會”暫歇。2012年安倍重新上台後,馬上重啟“懇談會”,仍由柳井擔任會長。2014年5月,“懇談會”向安倍提交了建議修改憲法解釋、解禁集體自衛權的報告書。安倍政府以此為藍本,在一年多時間內,飛速完成了解禁集體自衛權的新安保法立法。
眾所周知,近些年,中日就釣魚島主權及海洋劃界問題的分歧與矛盾十分突出。作為一個致力於修憲以解禁集體自衛權,致力於擴大日美軍事同盟、從而試圖通過武力威懾取得對華優勢的日本首相政策智囊團的首腦,柳井的這一司法職能外的職位定位,顯然極不適於介入南海仲裁事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