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7月18日電/保險版“以房養老”試點兩年,僅有一家險企參與且簽單不足60單,也未能阻擋監管層力推這一模式的決心。近日,保監會將“以房養老”的試點範圍進一步擴大,同時還延長試點時間至2018年6月30日。這也就是說,未來兩年,所有省會城市都將進入“以房養老”試點當中。
保監會表示,保險版“以房養老”試點範圍擴大至各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以及江蘇、浙江、山東和廣東的部分地級市,這四個省中,每省開展試點的地級市原則上不超過3個。這意味著,全國省市都將進入試點階段。
據悉,“以房養老”保險即反向抵押養老保險,是指擁有房屋完全產權的老人,將其房產抵押給保險公司,繼續擁有房屋占有、使用、收益等處置權,並按照約定條件領取養老金直至身故。老年人身故後,保險公司獲得抵押房產處置權,處置所得將優先用於償付養老保險相關費用。2014年7月,保險業正式進入試點階段,北京、上海、廣州、武漢同步啟動。
但自以房養老試點以來,僅幸福人壽一家保險公司開展了該業務。最新數據顯示,試點兩年過程中,截至今年上半年,僅有42戶家庭57位老人參與試點並完成了承保手續。對此,保監會人身險監管部主任袁序成表示,對於反向抵押養老保險這種創新型小眾業務,主要針對特定老年群體,不能沿用傳統標準簡單地以數量論成敗,只要它滿足了一部分老人的需求,為老年人增加了養老選擇,哪怕只有一單業務,也是成功。
事實上,從國際來看,“以房養老”也是一個小眾業務。目前來看,“以房養老”的推進面臨諸多挑戰,保監會人士坦言,一方面是政策環境的挑戰,涉及房地產管理、金融、財稅等多個領域,需要多部門協作推進相關配套政策的制定和落地。同時,“以房養老”每一單業務都需要經過房屋評估、盡職調查、抵押登記、業務公證四個環節,保險公司投入遠超過傳統保險業務,每單業務至少需要2-3個月。
不可否認的是,從長期來看,“以房養老”仍大有市場,業內人士指出,該模式探索出了一條養老融資的新路,使房產這一老年人主要的存量資產在不轉移使用權的前提下能夠轉化為養老資金,豐富了老年人的養老選擇,增加了養老資源的供給,滿足了老年人希望“居家養老”和“增加養老收入”的兩大核心養老需求。
(來源:北京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