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用結構性改革實現未來經濟平穩發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7-19 10:04:11


  中評社北京7月19日電/近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上半年經濟數據。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周其仁表示,從已發布的數據看,上半年經濟運行的基本特征就是平穩。也許現在可以有一個判斷,經濟增長率在“6-7”之間就穩住了,雖然未來還可能有波動,但高位下行的態勢是結束了。

  周其仁認為,要相信經濟的自我調節能力。中國雖然還沒有完成向市場經濟的完全轉型,但是大部分人口、大部分產業活動已經受市場價格機制的調節。只要受市場機制調節,上得太快就會下來,下到一定程度又會止穩回升。但他也強調,對那部分不受市場約束的經濟活動,靠財政或信貸勉強支撐的運行,當然談不到自動調節。但即使是那部分經濟,也受供求大勢變化的影響。如果讓經濟的自調節機能更好發揮作用,經濟情況會更理想。

  要是高位下行態勢基本企穩,就有必要加大結構改革的力度。周其仁強調,結構改革並不服務於當前的穩增長,因此不適合用增長多一個點、少一個點來加以評判。加大結構改革力度的出發點、著眼點和批判標準,是中國經濟五年、十年更穩定健康的發展,是能不能實現2020年及以後更長時期的戰略目標。

  譬如當前要降杠杆,其實讓市場自調節,也是要降杠杆。但中國實際情況是一方面杠杆率很高,另一方面存款率也極高,如2015年宏觀杠杆率為220%,但存款占GDP的比率也高達200%。這裡的問題,是經濟當中不斷有力量從市場上把錢抽出來,然後又不斷存到銀行裡去。那銀行怎麼處理那麼多存款,還不得放貸?銀行一放就是債,就是“杠杆”。像這個問題就是結構問題,本質上是重塑政府、企業與居民這三大板塊的收入分配。非結構改革中,特別要重視財稅體制改革和國企改革,否則經濟一旦企穩、景氣反轉,老毛病就會更大規模複發,就很難奠定長遠健康發展的基礎。

  周其仁認為,結構性改革可從多年存在的問題出發,但一定要著眼未來,下決心解決。譬如降成本,可不僅僅只是為了對付下行壓力。這些中國參與國際競爭的成本優勢一直在減弱,尤其是體制成本上升很急,結構改革不落地,這個症結不但拖累當下中國經濟,而且決定未來競爭優勢。

  當然,原來那種超低成本的時代,怕是再也回不去了,所以根本出路還是提高生產力,關鍵就是走知識驅動增長的健康之路。為此,要把教育、大學、科研機構改革放到非常突出的地位。釋放科學家、科研知識分子在經濟增長中的能量。

  “還有一點,目前基層的定力和信心還有問題。對基層,文件、提法、口號都不宜太多,但故事要多一點。故事是全息的,讓大家知道怎麼做才是轉型、升級和改革。”周其仁說。

  (來源:人民政協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