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學者警示中國地方債過多:要避免歐元區陷阱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7-20 10:10:46


  中評社北京7月20日電/日本《東洋經濟周刊》7月16日一期刊登神戶大學教授梶穀懷的一篇文章,題為《中國陷入歐元區陷阱的擔憂》,文章稱,歐盟這幾年債務危機等各種問題凸顯,以英國脫離歐盟的衝擊為契機,歐元區面臨的經濟風險再次引起了關注。

  文章稱,中國是歐盟最大的貿易對象,在參加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等問題上,歐盟各國與中國在外交上構築了良好關係。正因如此,如果歐盟經濟風險再次爆發,則中國預計會受到很大影響。

  在人們擔心歐盟問題給中國經濟帶來風險的背景下,開始有人發出警告稱,中國國內過剩債務問題其實也面臨著與“歐元區陷阱”同樣的風險。

  在歐元區,金融政策由發行統一貨幣歐元的歐洲中央銀行制定,但財政政策運作交由各國政府。也就是說,歐元區採用的是“單一的金融政策和各國獨自的財政政策”的組合型宏觀經濟政策。但是,這其中存在根本性問題。

  這是因為,區內各國散漫的財政由歐元區整體彌補,難以防範“坐享其成”。實際上,以希臘為代表的財政收支容易惡化的國家,為彌補財政不足而發行國債,再由歐元區的銀行買入國債,通過這一過程,這些國家的債務餘額不斷膨脹。

  一般而言,與經濟規模相比債務餘額過高的國家,其國債面臨償還風險和匯率風險雙重風險。在歐元區,由於發行的國債均以歐元支付,不存在匯率風險。因此,即使陷入債務過多問題,在國債市場進行消化也是可能的。像這樣,並不存在有關財政規範的道德風險的預防機制,這是發端於希臘的歐元區一系列危機發生的主要原因。

  文章稱,與歐盟不同,中國是由單一政府負責財政和金融政策,似乎不會發生此類問題。但是,在中國,金融政策姑且不論,財政政策並不一定是在中央政府統一控制下發揮作用的。各地方政府都有中央政府管轄之外的預算外資金,可以通過“小金庫”避開中央控制,靈活增加財政支出,也就是有實施獨自財政政策的空間。

  另外,雷曼兄弟公司破產後,中國政府實施大規模經濟刺激政策,地方政府設立“融資平台”,通過“融資平台”籌集基礎設施建設和國有企業設備投資所必需的財政資金。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