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7月23日電/五六歲的小娃娃,懷裡抱著手機,指尖熟練地在屏幕上滑動,“西瓜”切得飛快;一吃完飯,就蹭到電腦前,打開視頻網站,邊看“光頭強”邊哈哈大笑;晚上總得聽一集《晚安小綿羊》,否則就鬧騰著不願睡覺……這樣的場景在今天這個互聯網時代變得司空見慣。(7月22日 人民網-人民日報)
近幾年,上網低齡化的問題日趨嚴峻。看視頻、QQ聊天、聽音樂、上博客、搜信息、玩遊戲,不少未成年人對互聯網產生強烈的依賴,“遊戲黨”、“低頭族”明顯增多,有人沉迷於虛擬世界而不能自拔,有人甚至到了無網就恐慌的地步。
據國家互聯網信息中心統計顯示,截至2015年底,中國網民總數已達6.88億,19歲以下網民占全體網民的24.1%,其中年齡低於10歲的網民超過1800萬。不久前,騰訊公司發布了《兒童安全上網指引報告》,其中數據顯示,56%的兒童初次上網年齡低於5歲。由此可見,“小網蟲”已發展到驚人的程度。
互聯網是一個“美麗新世界”。然而,它卻是不折不扣的“雙刃劍”,並不總是傳遞正能量。連篇累牘的負面新聞、愈演愈烈的網絡暴力、四處蔓延的不良情緒……各種隱蔽的網絡風險,對身心極可能造成嚴重傷害,讓父母長輩等情何以堪?
未成人成“網蟲”,誰之過?一是家庭親情的缺失、孤獨的成長環境,讓孩子痴迷其中尋找互動與激情;二是興趣教育缺失,升學的沉重壓力,迫使有的孩子逃避現實世界。當然,教育引導不到位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青年之聲”青少年成長服務聯盟專家孫宏艶說:“今天是一個互聯網時代,兒童就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互聯網就是他們的生活方式,他們是真正的‘網絡原住民’。”如今,網絡已進入尋常百姓家。要想把未成人與互聯網徹底隔離,那顯然是不可能的。因而,對未成人上網決不能“一禁了之”。
其實,網絡並非“洪水猛獸”。拯救小“網蟲”要“疏而不堵”,既要以嚴管防控風險、更要以善管用其優勢。對此,政府要加快網絡立法進程,完善依法監管機制;監管部門要切實履行監管責任,尤其要提升執法力度;家長和學校要重視日常管理、不能任由孩子自由上網。
(來源:中國青年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