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針對外界對自備井監管存在不一致性的質疑,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正在研究自備井置換後管理制度,將制定相關監管措施和台賬體系,對保留的自備井安裝監測設施,實現自備井用水實時監控。
回歸應急備用功能最大地下水源已開始減采
受全球氣候變暖影響,加之連年乾旱、降雨量驟減,作為供水“常規軍”的地表水壓力重重。為了支撐北京的用水需求,北京市曾“八方找水”,在平穀、懷柔、房山、昌平建立了4個地下應急水源地,同時向河北、長江調水,共有9類水源地在為京城供水。
今年2月底,作為本市最大的地下水源,全力運轉了12年的懷柔應急備用水源工程終於名副其實地回歸“備用”。12年來備用水源地以每天30萬噸的水量運轉,累計為首都安全供水12.8億立方米。
據記者了解,懷柔備用水源於2002年開工建設,次年8月30日正式開始為第九水廠提供源水。作為當時全市最大的地下水源,年供水能力1.2億立方米。按照最初“采二養三”的設計規劃,備用水源地開採兩年後將涵養3年。但由於連續乾旱,2005年完成兩年應急供水任務後,懷柔應急備用水源就一直沒有停止為北京供水,這一供就是12年。
隨著2014年南水進京,按照“喝、存、補”的原則,備用水源地真正回歸應急備用的功能。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備用水源已經於去年9月6日起開始減采,輸水量從運行之初的每天33萬立方米,已經減少到10萬立方米。
通過減采、涵養,半年來,備用水源地地下水位平均回升了3米多,目前還在以每天3到4厘米的速度回升。據悉,隨著南水進京水量不斷加大,根據全市用水調度情況,備用水源地采水量有望繼續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