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8月11日電/境外媒體稱,自7月美韓就在韓國境內部署“薩德”達成協議以來,美國在亞太即將成形的亞洲反導系統成了攪動東北亞局勢的暴風眼。朝鮮並未因此放棄其武器實驗項目,而中韓關係卻因此遭遇空前挑戰。
精心部署不戰而勝
多維新聞網8月7日發表《應對“薩德” 北京已接近不戰而勝》的文章稱,7月到8月間,中國官媒採取一系列輿論戰行動,以社評和署名評論的方式就“薩德”入韓提出一系列警告及抗議。新華社連發七篇社論稱,“韓國部署‘薩德’,不但使自己淪為美國監視、遏制中俄的工具,捲入大國競爭的漩渦,也使自己喪失了獨立的外交立場和在東北亞地緣政治格局中的回旋空間”。《人民日報》“鐘聲”欄目和海外版“望海樓”欄目也接連發表多篇評論,指出“朝鮮半島不可能因部署‘薩德’而歸於寧靜,因為任何一方的安全都不可能穩固地建立在別國不安全的基礎之上”。軍報《解放軍報》則表態稱,中國決不“忍氣吞聲”。
文章稱,這是自抨擊菲律賓單方面提起南海仲裁案以來,中國官媒近年第二次對某項國際事務接連發聲,而除此之外,中韓之間目前發生的一系列事件也引人注目。7月25日,中國青島市政府通報取消參加27日韓國大邱炸雞啤酒慶典的計劃;8月3日,韓國女團WASSUP接到主辦方通知,稱其收到的5日在中國宿遷舉行的活動的邀請被取消;4日,原定於9月1日訪韓的3000名世界杯預選賽中國加油團成員取消了行程,會員多達12萬人的中國陶瓷器協會也取消了本在協商當中的訪韓活動。
緩兵漸進更富彈性
據香港《星島日報》8月8日報道,美韓加快部署“薩德”系統,意圖“生米煮成熟飯”令中國吃啞巴虧。但北京顯然不欲就範,在南海稍寧後便還以顔色。截至8月2日,《人民日報》已陸續登載了三篇反對“薩德”系統的外國人士投稿,其中有兩位作者是韓國人。
同時,新華社也在連發多篇社論反對“薩德”入韓。以今年以來的輿論陣勢看,僅有南海議題獲得過“五評”、“六起底”之待遇。可見在北京對外議題的重視序列中,“薩德”與南海問題是並肩的。
不過,中國對韓國的態度還是與對美菲有所不同。對於朴槿惠政府,北京的策略是“多層次有彈性”,冀其莫被當“槍”使,並給出了亡羊補牢的餘地,而對幕後“做局”的美國則是大加撻伐。
報道稱,對於韓國暗度陳倉、與美國互打掩護的做法,中國自然心知肚明。韓國若不停步,恐怕還會對自身產生“反噬效果”。從最近兩個方面的動向看,這並非恫言。
首先,作為“薩德”的直接受害方,中國和俄羅斯正密切溝通。在近日舉行的第四次中俄東北亞安全磋商上,兩國一致認為,將以最可靠、最有效方式切實維護兩國利益特別是戰略安全利益。
其次,美韓部署“薩德”之舉,實際上助推了朝鮮繼續發展其軍事計劃,置韓國於更大威脅之中。在某種程度上,也促使北京重新檢視半島政策。
外交分析人士指出,中國暫未對韓國施以全面反制措施,是出於不欲加深東亞裂痕的考量,東亞地區戰略緊張升級一直是中國外交所著力避免的。但留有後手並不意味著不出手,在北京緩兵漸進的過程中,韓方確當“三思而行”。
(來源:參考消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