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8月11日電/訪港旅客人次持續萎縮了一年多以來,上月喜見首次回升。今年上半年的數據顯示,旅客消費跌幅大於人次,現在人次增加了,當局和業界要多動腦筋,如何令旅客消費也增加,促進本港經濟和就業。
星島日報今天社論指出,近來訪港旅客復增,包含了內外因素。本地旅遊業積極開拓客源見效,而深圳居民來港由一簽多行縮至一周一行的負面效應,經過一年過渡期後亦應見底。
與此同時,外圍環境的變化令香港間接得益。最明顯是台灣選舉由民進黨執政,蔡英文對“一個中國”原則取態模糊,再加上火燒旅遊巴導致全車大陸旅客死亡,不止官方收緊對台出團,民眾赴台意欲亦大減。日圓升值,削弱了吸引旅客到當地“掃貨”的價格優勢。法國、英國、德國發生的連串恐怖襲擊,歐遊多了安全顧慮。
難返原有消費模式
與其他旅遊熱點相比,香港對內地、東南亞以至歐美人士都顯得比以前吸引,上月無論內地客、短途客以至長途客都有增長,整體回升百分之二點六。
政府和旅遊業繼續進行海外推廣,以及推出單車節等連串盛事,和美食車等經常性設施,吸引旅客。除了吸引人來港,還要吸引他們增加消費,才能夠做到丁財兩旺。
本港上半年旅客人次減少了百分之七點四,旅客平均消費卻跌了百分之十四點六,主要受內地旅客平均消費減少拖累。六月份珠寶鐘表等名貴禮物,零售銷貨值比去年同期跌了兩成,電器及攝影器材更跌了兩成半。
要重振旅客消費,不能夠只靠原有消費模式,恢復到以前的局面。一來不應該期望內地放寬反貪,來刺激富人來港豪花購物送禮或炫富,二來也不希望持續狂掃奶粉尿片,導致鋪租狂升,一條街數十間藥房,趕絕民生小商戶。
發掘文化創意潛力
此外,純粹以“購物天堂”作為吸引旅客主力,替代性強,全球品牌,哪裡便宜就去哪裡掃貨,要是年底美國加息,港元跟隨美元轉強,又可能重現早前因匯價“趕客”到日本等其他地方“採購”的局面。
除了盡量保持購物吸引力,當局還須要保持和發展一些其他地方難以取代的刺激旅客消費元素。盛事和美食,是當局向來標榜香港特色的吸客招數。一個地方的文化、娛樂、藝術氛圍和活動,不像名牌手袋般容易遭其他地方取代,旅客在這方面的消費也不會刺激鋪租,而這些活動比純粹購物可以起到較大的留客作用,延長他們的留港時間。
當局宜發掘表演藝術、特色旅遊景點、節日盛事和創意工業等元素,吸引旅客消費潛力,並在人才培訓、場地供應等方面,作出政策配合,盡量做到旅客增加消費和留港時間之餘,又不致影響民生,兩全其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