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8月16日電/據新華社報道,北京出現核心區人口減少,上海出現人口負增長,廣州出現人口增速階段性放緩。無論是主動還是被動,越來越多年輕人選擇回到家鄉就業和生活。返鄉年輕人就業情況如何?他們面臨哪些困境?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問卷網,對2000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52.8%的受訪者發現近兩年返鄉就業的年輕人增多了,據受訪者觀察,返鄉年輕人中選擇創業的人(60.9%)占比最高,從就業意願來看,創業(52.5%)也是他們最想做的工作。返鄉年輕人面臨的最大困難是老家就業機會少(54.8%),其次是自己缺少一技之長(49.9%)。64.9%的受訪者希望社會為返鄉年輕人創造更多接受技能培訓機會。
鄉鎮和農村受訪者對返鄉年輕人增多感受最明顯
何謙3年前畢業於北京某高校政治經濟學系,之後回到了老家河北石家莊,進入了某銀行分行做管理。何謙坦言,當時他也想過留京,但權衡利弊之後最終放棄。“以我的專業和實習經驗,在北京找一份高收入的工作不難,只是不一定能拿到戶口。考慮到房價太高,以後的生活也不夠穩定,我還是決定回家就業”。目前,何謙已經在父母支持下在老家結婚買房。在他看來,自己當時的選擇還是很明智的,“與我一起畢業的同學,很多還在一線城市打拼,人生的其他階段都要延後”。
今年28歲的張媛媛剛剛結束了在上海的9年打工生涯,回到老家山東淄博某縣待產。張媛媛已經有一個女兒,生完第一胎不久,她就回上海繼續工作。這次,她打算留在家裡。“在上海時,我跟老板賣童裝,積累下不少經驗,也掌握一些好貨源,這次打算在家開個童裝店。”張媛媛說,雖然老家也有不少童裝店,但是她感覺自己的貨款式漂亮,進價也相對低。“現在的父母都喜歡把孩子打扮得漂漂亮亮,也舍得花錢,童裝生意應該有前景”。
調查中,52.8%的受訪者發現近兩年返鄉就業的年輕人增多了,30.0%的受訪者感覺沒變化,7.8%的受訪者感覺減少了,9.4%的受訪者表示不好說。
進一步調查顯示,來自鄉鎮和農村的受訪者對返鄉年輕人增多的感受相對最明顯,占59.2%,其次是縣級市,占55.9%。
關於返鄉年輕人的就業方向,據受訪者觀察,返鄉年輕人中選擇創業的人(60.9%)占比最高,其次是去私企或合資企業(53.7%),其他依次是去事業單位(29.7%)、去國企(21.2%)、去行政機關(18.7%)等。
從返鄉年輕人從業意願來看,創業(52.5%)也是他們最想做的工作,其次是去事業單位(40.3%),接下來依次是去私企或合資企業(32.4%),去國企(31.9%),種地或養殖(30.7%),去行政機關(27.5%)排在最後。
張媛媛告訴記者,和她年齡相仿的朋友,在老家的,基本都已經成家立業。“家裡有生意的大都子承父業,其他人大都去了私企打工,還有比較少的人考公務員或者當了教師”。
在山西省某縣政府工作的蔡志東(化名)告訴記者,現在公務員已經不像以前那麼吃香了。“反腐以來,灰色收入減少,基層幹部工作還很辛苦,我們單位有幾個來了幾天就辭職了,有一個在家裡幫助下去創業了。現在做公務員的年輕人主要想圖個穩定”。
調查中,25.3%的受訪者發現不少返鄉年輕人在待業。進一步調查顯示,鄉鎮和農村待業的年輕人(36.4%)相對最多,其次是縣級市(30.6%)。從就業意願來看,5.8%的受訪者發現返鄉年輕人寧可待業也不願意工作。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地級市和縣級市中,願意從事種植和養殖業的返鄉年輕人超過願意去企業工作的人。
返鄉年輕人面臨的最大困難是老家就業機會少
目前,一線城市人口政策不斷收緊,回到家鄉的年輕人雖然有心長期留在家鄉安家立業,也面臨不少困難。調查中,41.5%的受訪者表示自己家鄉目前生意不好做,51.8%的受訪者回答一般或不好說,僅6.7%的受訪者回答好做。
在北京打工6年的陸佳回到內蒙古老家後,用過各種方法創業。“我做過網店、微商、代理過化妝品,甚至擺過地攤,遇到什麼流行就做什麼。剛開始時,覺得自己畢竟在大城市工作了那麼多年,見多識廣,回老家一定能發現很多商機,但是忙活了一年,至今沒有能找到一條靠譜的路子。”陸佳對記者感嘆,在老家做生意不比大城市,進貨沒有那麼方便,人們的消費能力也差很多。“線上的網店,現在如果不花錢刷信譽,很難做起來。而線下個人的店都有自己的熟客,與人家競爭起來也很難。在小城市,人們也比較認老品牌,接受新東西速度慢,代理小品牌的話打不開市場,代理大品牌的話又賺不了多少錢”。
調查顯示,在就業方面,返鄉年輕人面臨的最大困難是老家就業機會少(54.8%),其次是自己缺少一技之長(49.9%)。其他困難還包括就業環境欠公平(44.4%)、基礎設施不完善(41.5%)、對老家就業環境不熟悉(40.6%)、信息相對閉塞(37.1%)、人際關係複雜(27.1%)等。
陸佳說,現在父母對於科學養育孩子越來越重視,她想參加培訓做個育嬰師,感覺比保姆體面,但是一時半會難以找到合適的培訓機構。
據受訪者觀察,除了就業,返鄉年輕人面臨的其他困難還包括老家社保不完善(59.3%)、與老家人觀念差異大(52.6%)、物價貴(46.2%)、教育環境差(40.4%)房價高(39.4%)、文化娛樂生活不豐富(35.7%)和生活沒有目標(25.5%)等。
張媛媛對記者說,他們夫妻兩人長期異地分居不是辦法,現在她的丈夫也打算回老家,但又覺得老家收入太低。“孩子爸爸做汽車修理,在上海已經是公司的區域經理,每月可以賺1萬多元,現在回來根本找不到這樣的工作,而且有些公司連社保都上不齊”。
64.9%受訪者希望返鄉年輕人獲得更多技能培訓機會
一籌莫展的陸佳正為了一個消息激動不已。“老家出台了政策支持年輕人創業,對於符合條件的給予資金支持,我正忙著打聽具體政策。”陸佳說,如果能把這筆錢拿到手,她打算把家裡毛線廠的生意重新做起來。“工廠已經開了幾年網店,但是之前家人沒有經營意識,而且也沒有錢聘請會計,賬目一塌糊塗。如果有一些資金支持,說不定會慢慢好起來”。
如何幫助返鄉年輕人更好地就業?調查中,64.9%的受訪者希望社會為返鄉年輕人創造更多接受技能培訓機會,56.8%的受訪者期待社保、教育等公共服務均等化,57.6%的受訪者期待政府加大對二三四線城市的政策和資金投入,55.4%的受訪者建議豐富二三四線城市產業結構,41.0%的受訪者建議當地政府向返鄉年輕人介紹家鄉優惠政策。
蔡志東認為,雖然返鄉年輕人還面臨各種困難,但是老家的就業和生活環境確實比以往有了很大改善。“尤其是目前基層反腐倡廉和簡政放權很見成效,為年輕人的發展創造了越來越公平的環境,群眾辦事也越來越容易,相信未來基層會越來越好,吸引更多年輕人回來安家置業”。
受訪者中,26.0%的人來自北上廣深,31.0%的人來自其他省會城市或直轄市,20.3%的人來自其他地級市,12.2%的人來自縣級市,10.3%的人來自鄉鎮和農村,0.2%的人來自其他地區。
(來源: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 |